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二手市场

个人信用法律依据? 个人财产处分的法律依据?

时间:2023-11-28 20:55:55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一、个人信用法律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是为规范征信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引导、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13年1月21日发布,自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

二、个人财产处分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三、个人乱扔垃圾处罚法律依据?

个人乱扔垃圾是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破坏了环境,给社会生活造成很坏影响。如果影响了公共卫生,可以根据侵权法律条例,通过民事赔偿途径,请法院敦促其改正或者赔偿经济损失。

通过严厉批评教育和惩治,促其摒弃乱扔垃圾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生活环境。

四、土地转让给全资子公司的法律依据?

转让的依据主要是《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国家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制度;

但地下资源、埋藏物和市政公用设施除外。前款所称城镇国有土地是指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属于全民所有的土地。

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

均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土地开发、利用、经营。

土地转让给本公司子公司,也应遵循该条例。

五、个人调查取证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申请调取证据作出了规定,对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的档案;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材料,可以向法院申请调取。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六、销售骨灰盒缴纳增值税的法律依据?

单独的销售骨灰盒应该缴纳增值税。

销售骨灰盒缴纳增值税的法律依据是增值税税法

扩展阅读: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七、依照什么法律为依据?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是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均规定,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这一原则包含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以事实为根据。要求司法机关办理案件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据客观存在的事实认定案件事实。以法律为准绳。

八、法律保障依据是什么?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立法依据是《宪法

九、个人伤残鉴定能否作为法律依据?

一般而言,伤残鉴定机构不接受个人委托。如果个人委托评估机构进行残疾评估,将评估提交给法院,则法院通常不接受这种伤残鉴定。

如果员工在工伤或医疗期间受到治愈或伤害相对稳定,或者医疗仍然无法工作,则应评估劳动能力,评估残疾程度,应定期审查残疾状况

十、法律的法律依据是指什么?

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内容上所具有的国家根本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