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百科

跑业务的工作实物销售和房产中介相比之下哪个容易?

时间:2023-07-13 03:36:57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跑业务的工作实物销售和房产中介相比之下哪个容易?

那要看一个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如学机械的,也许销售机械产品比房产中介容易,如果本身是搞房产的,也许就是房产中介相比比较容易。

跑业务的工作,实物销售和房产中介相比的话,我感觉应该是跑业务的,更加的容易一些吧,房产中介,其实这个还是需要非常大的技巧的

都不好,网络安全专业很好,就业率高,工资高,公司待遇好,这个专业是真的好,选择就是赚到,加油相信自己可以的!

28岁做房产中介有前途吗?

应该有前途。

1、首先,判断一份工作有没有前途,我们不妨先看看这个行业怎么样。目前来说,房地产行业受到政府的严格调控,严格把控“房住不炒”四字方针,普通老百姓一听说政府不允许炒房了,开始欢呼雀跃,盼着房子降价,但一段时间过去了,房子价格反而涨了。再过一段时间,房产交易量价齐升,从业人员也变多了。很多人没有看到,在房产交易背后,是土拍价格的节节攀升。而房住不炒的真正意义在于:一个是要有效防止房价过分增长。另一个是防止房价过分降低。两者过度了,都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那么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今后的房地产应该是平稳为主,不会有2016年的火热,也不至于是夕阳产业。因为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能取代房地产的第三支柱产业。所以,总结,行业没问题。

2、做任何一份工作都是为了赚钱,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诗和远方,那么这个工作赚钱吗?答案是我觉得很赚钱,但也不是人人都能赚到钱。房产中介说到底是一份销售工作。但凡涉及到销售都是二八定律,20%的人能赚到钱。所以在做这份工作之前,必须评估一下自己性格是否适合做销售。如果本身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建议果断放弃。适合的话,月入破万完全没问题。

3、这个岗位还需要一颗拼搏进取的心和吃苦耐劳的性格。因为这就是一份就是随时清零从头再来的工作。永远是成交了一个客户,不知道下一个客户在哪里。需要很强的抗压能力和执行力。如果是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建议不做。

4、最后说说我在这个行业里的收获。先交代一下本人背景。2014年毕业于川内211本科大学,毕业之后做了两年保险销售,因为买房的契机,接触了这个行业。今年是我工作的第6年,在这个行业的第4年。入职第一个月,税后收入一万三。之后也比较稳定,基本在1W上下。2017年上半年政策调控,受影响较大。收入大概在6000-8000。下半年开始好转,在2017-2018,两年大概收入税后70W左右。入职第2年用工资买了小20w的车,去年买了200W的房,也是我们在成都的第三套房子,位于天府新区的一套江景房。

5、我和我老公都是90后,我今年28岁,他刚过完30岁生日。我俩都是出生在农村,白手起家到成为新成都人,真的经历了很多,个中酸甜苦辣数都数不清。

在毕业的第2年底,我便在成都买了第一套房,很小,是个不到50平的套一。在工作的第3年底我买了第一辆车。转眼间3年过去了,我的梦想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16年买的房子价格也早已翻了翻。其实现在都感觉一切来得有点不真实,但又是真实的,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去年,是我工作的第5年,有了宝宝 为了娃娃的教育,买了这套锦江旁的房子。120平,不算大,但对我们这个小家来说,够住了。销售,或者说房产中介,见证了我的青春奋斗史。

6、房产中介也分几种:有销售新房的、二手房的、写字楼商铺的、也有纯粹做租赁的。我本人一直做新房销售,但最近有打算转型做二手房。原因在于,开发商房源递减,导致成都新房市场萎缩。因为大部分楼盘开发商都自己摇号了,客户多渠道也能了解到房源情况。大部分情况是不需要中介带看的。

先回答问题,单纯的分析年龄和行业,答案是有。

但是也不是说是个人28岁,去做房地产就能发财,现在的房地产不像是多年前的房地产了,遇到行业风口,傻子都能赚钱。

换句话说,现在的房产经纪人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不是简单的拿到房源,找到客户就能像连连看一样,牵个线,坐收佣金。

就拿上海举例,就光是链家,都有好几万的房产经纪人,由于上海二手房交易越来越活跃,这个数字未来还会大幅度的上涨。这么多房中介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赚的到钱,但是总有一部分赚到很多钱。

入职链家近一个月,还在培训阶段,但是发现了一个现像,一个门店,总有唰唰开单的那么一两个人,剩下的都在等着其他人分业绩给他;或者有的经纪人直接就是一天全都呆在门店里,等着客户给他打电话,或者等着自己维护的房源被同事卖掉,自己躺着赚佣金。很显然,这种肯定是赚不到钱那一类的。

其实努力的经纪人眼中是可以看到光的,他们不会放过每一个成交的机会,每一次错过的机会他们都会做一个复盘,再遇到情况类似的客户会知道如何去处理。在这里说一个我们门店的业绩担当小N吧,他每一次客户来电都会录音,每天都会复盘自己的沟通方式,不断细化自己的聊天方式,力求更完美的沟通,给客户更舒服的体验。

28岁做房产中介当然可以,但是前途是和自己对待这份职业的态度相关的,选择了销售,其实就是选择不确定,不自由。

受到学历和背景的影响,我们能选择的职业本身就有限,在选择自己职业的过程中,不仅要看这份职业能给你带来什么,还要看你能做什么,不是吗?

第一,基础型房地产。土地及其依附在土地上的物业,也就是房地产中的“地”和“房”,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在人类进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易时代后,就具有了“产业”的功能,房地产业态出现了,土地和房产都能够在市场上进行商业化交易和价值变现。由于人们对土地和房产的需求会永远存在,因此这种市场化的房地产业态也会永远存在,由此看,未来房地产永远有机会。

第二,城市化型房地产。人类社会在最近的两百年中,随着工业化的急速兴起,出现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集聚,这就是城市化,它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中间的各类功能物业形态千姿百态,商务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产业地产、文旅地产等等交织呈现。土地和房产价格也伴随城市化过程逐步走高。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经完成,城市化率达到80%甚至90%以上,城市化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中国的城市化高潮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率由不到20%迅速上升到2020年的63%,按照国际标准,中国还有将近20年的城市化人口红利期。显然,城市化型的房地产是依附在基础型房地产上面的一种特殊的房地产发展格局,是有一定的历史阶段特色的业态,它仍然有将近20年的机会。

第三,暴利炒作型房地产。可以说,这种类型的房地产是依附于城市化型房地产上面的一种扭曲性的业态,它利用了房地产发展必然伴随的货币金融扶持功能,抓住了房地产和楼市的土地和房产交易过程中的融资机会,采取了不断加杠杆的方式,使得土地和房产进入变态性的炒作流程中,地价、房价不断快速拉升,甚至出现短期内的飙升,导致房地产积累的泡沫和风险日益增大,房地产出现较大的甚至剧烈的上下波动。

有!我现在是一名房产销售,对于这个行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1,做这行首先心态要放平,不要觉得这个行业不好怎么样的,你自己得从内心里认可这份职业。虽然这个工作有很多人忽悠,但是如果你想长期从事的话,一定要学会真诚地待客户,时间长了就会被认可。

2,做这个工作要选择一个自己长住的城市,不要总是换来换去的,尤其是一线业务员。现在的客户无非就是两种,一个是新接触的,一个是老客户或者老客户转介绍的。新接触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得获取对方的信任,才有接下来的一系列工作。当你在一个城市固定下来了,有了三四年的工作经验,你手里的老客户慢慢的就积累起来了。我在北京做了四年多点,前两年的客户来源都是网络和接待。后两年开单量明显多了起来,业绩也好了,就是老客户带来的 。只要你真诚地去带每一个客户 ,客户最后从你手里买了房,你就会得到他的认可。当他想在买房或者有朋友买房的时候,第一个会想到你。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新客户比较少,这个时候老客户就显得很重要了。

3,老客户要注重维护,逢年过节的送过礼,看见老客户朋友圈发什么问题求助的时候,如果自己能帮忙,主动一点。反正在我看来不管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诚。真诚就会有收获,有属于自己的资源,我今年回到了重庆,从北京走的时候和在我这里成交的每一个客户都说了,告诉了他们我走了,有些事我可能没办法替他们做了,但是我还有同事和朋友,可以找他们,并留下同事的联系方式。客户也会高兴,觉得你想着他,同事也会高兴,因为你把资源给了他。资源就是市场下行,成交量少,工资不稳定的时候的你的稳定收入。

28岁做房产中介有前途吗?因人而异。

还有别的选择吗?如果有,轻易不要做中介。房产中介挣钱的,高升的,开店的,确实也有很多案例。

但是,讲概率的话,做中介的成功概率太低了。

首先,你的竞争对手会特别多:中介不是人海战术,胜似人海战术。除了同一个单位的,还是其它单位的对手。现在新房销售,很多都推出“全民营销”的概念。全民营销,佣金外返,且透明化,就是不把自己的销售当人看。

竞争对手多,本来不要紧:大家各凭本事。但是对手多,就造成了“返佣”的不良风气。本身中介费1.5,你能挣1个。结果别人只收0.5,只收0.5就是给门店打工。(我听说北京的链家比较硬,就是不返佣。加上房价又高,先佩服一下。)

其次,做房产中介没有休息日。别人放假过周末,你必须上班,因为这才是“工作时间”。另外,每天大半夜回家感受一下。每天就是早上开会,白天给别人鼓掌,晚上挨叼。房产中介除了没有正常底薪,应该也没有五险一金。

最后,做房产中介费社会地位特别低。俗话说:“位卑不劝人”,你的社会地位变低了,说的话自然不太管用。

如果一定要试水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也确实前途无限。一定记得:要用套路,用“技巧”,赚了钱还要人家觉得你人不错;还要学会“甩客”。

正所谓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不是反话,是真的。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