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百科

简述唐代隶书的发展情况?

时间:2023-09-23 16:31:09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一、简述唐代隶书的发展情况?

唐朝隶书:汉末之后,隶书发展衰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隋朝末年,随着唐朝文化的复兴才有所改观。后世有人在评论总结隶书发展历史时,用两个高峰,一个波谷来形容。两个高峰分别是指汉代和清代,一个波谷则指处于汉、清之间的唐代。

唐代隶书其实亦受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及隋朝时期,以楷入隶的影响,这段时期楷书的发展渐趋成熟,对隶书的影响极大。而唐朝正是楷书兴盛之时,唐代有影响力的书者皆以楷书名世,唐人作隶书亦是以楷书之法。唐代书家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人被称为“唐隶四大家”。

唐代隶书虽有复兴,但在艺术欣赏性上远不如汉代隶书。唐隶的楷书化严重,以楷法作隶书是普遍现象,其用笔过于方劲,很多笔画书写单调雷同,缺少变化,隶意较少。虽严谨有余,但欠缺灵动活泼之气。

二、简述东汉京都赋的发展情况?

关于京都赋的形成,学界往往归因于东汉前期的政治形势,如曹胜高认为京都赋的兴起源于东汉的迁都之争,班固的《两都赋》创作于“马窦党争最为激烈”的章帝时期。

与此有别,根据“东汉前期三代帝王的治国方略”以及京都赋的创作主旨,王德华指出《两都赋》的写作与“两大外戚马、窦之争的政治背景”无关,其真正的政治背景应是“汉明帝永平十七年云龙门对策‘颂述功德’的政治导向”。

与归因于具体的政治事件不同,许结认为东汉京都赋的产生“有赋体的创作前源与当时的政治背景。

创作前源当属西汉的宫廷游猎赋与地方都城赋(如扬雄的《蜀都赋》)”,而“就当时的政治背景而言”,定都之争又“演变成东、西之辨与礼制之争,其中内含了对东汉王朝合法(合‘礼’)性的考虑”。显然,从东汉王朝的礼制之争、治国方略、政治导向来思考京都赋的产生及创作过程较以往的讨论更为深入、切实。

三、汽修行业发展情况?

汽修行业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黄金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汽修人才非常缺乏。

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颁发的《紧缺人才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汽修人才需求量缺口达到100多万。这个数据还将随着中国汽车的普及而快速递增。在汽修人才极度缺乏的背景下,汽修人才的薪资也随之“水涨船高”。而目前汽车维修行业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的收入也有较大差别。

很多小型维修公司对维修工的要求不高,在薪酬给付上也没有统一标准,各种福利保障也不到位。

而上规模的大型维修公司多是正规学校培训毕业的人才,薪酬相对较高,高级人才的薪水更是十分可观。

四、未来酒店行业发展情况?

01连锁酒店市场下沉与存量发展内卷化

据文旅研究院统计,过去两年,国内的连锁酒店增长了两万家,多数集中在头部集团。3-5年后,预计国内连锁酒店将达到10万家的规模,占整个酒店行业45%左右,连锁化率进一步提高。

没有了新增市场,各地品牌都在争夺存量,意味着行业进入内卷化的竞争环境。

02民宿衰退与度假酒店崛起

在疫情发生后的背景下,原来传统目的地民宿度假区正在遭受毁灭性打击。依靠跨省游和长途游及旅行社支撑的如大理丽江这类传统目的地旅游区的民宿影响巨大。

民宿业为了自救不断朝着集群化、品牌化、精品化、度假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度假产业化是受度假酒店的指引,是民宿综合体的发展,单纯的民宿概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主流消费者的需要。

而度假酒店未来将围绕大城市周边来重点布局,这也是这两年疫情背景下恢复速度最快,效应较好的板块。疫情终结了国际游、跨省游,但是无法阻挡人们度假的需要,周边游的旺盛需求促进度假酒店及整个度假产业的发展趋势。

03“一价全包”模式兴起

一价全包式度假市场表现活跃,消费者对这一出行方式抱有浓厚的兴趣。

一价全包不仅受到90后、00后的喜爱,对于80后亲子家庭来说,一价全包更是省心之选,不仅安全系数高,很多度假村还提供专业的托管服务

04文化、红色旅游的酒店发展机遇

文旅作为一个赛道,将是新建酒店市场的最后机会,也是度假酒店发展的重要方向。文旅市场发展的规范化将会带动度假酒店板块的稳健发展,核心在于顶层设计和运营实施。

在近些年,红色旅游逐步开始受到热捧,是因为有一定比例的刚需市场。一些红色主题的文旅项目及旅游形式正在发展中,一些知名红色旅游城市的市场正在不断提升,如延安等地。未来,在旅游及酒店发展板块,也可以关注一些红色旅游相关方向的,或许也是未来一个新的赛道。

05经济型酒店投资回暖

疫情让消费降级趋势明显,但不意味着产品线走低端路线。经济型酒店走向回暖是因为市场需要更好性价比的产品,而且中档酒店失去了价格优势。另一方面广大的下沉县级市场需要连锁化的需求旺盛,经济型酒店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新时代的经济型酒店追求小而美,不需要规模体量巨大,需要的是精美,小而五脏俱全,美而造价低廉,在几种维度结合下,新的经济型酒店模式更像是一个微型的咖啡店,轻松而舒心。

同时经济型酒店具备投资安全的属性,在小城市里,比大城市低数倍的租金,房价或许低不了多少,在这样的状况下,经济型酒店或许正在迎来发展的第二春天。

06精细化运营,数字化变革来临

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日益成为酒店赢得红海竞争的坚实武器。近两年,中国酒店业进入加速数字化发展时期,打造属于酒店自有品牌的私域流量池,加速直销模式,是行业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2020教师行业发展趋势?

一、教师需求缺口

二胎政策开放促使生育走向高峰,从而带动教师行业走俏,教育培训迎来发展高峰。

教师队伍也一直在扩招,2020年,将招收40多万高校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特岗教师”计划增招5000人,年度招募规模将达到10.5万。

二、教师就业前景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公务员、外企、国企等热门行业总是求职大军心中的“香饽饽”。

自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及教师职称改革,教师这个职业已经重新成为大众受热烈追捧的目标。

但是要想成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后持证上岗是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唯一许可证明。

所有从事教育行业的就职人员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证书已经成为就职的一道入门门槛。

三、福利有保障,工资待遇稳定

教师行业中薪资待遇稳定,福利有保障,一年两次假期。

随着社会家庭教育支出比例越来越高,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这样的工作几乎毫不逊色于公务员岗位,而相比起公务员激烈的竞争以及少之又少的名额来说,教师职业比公务员的招录难度要低上很多。

尤其是现在国家规定,非师范类的考生同样允许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即使考生当不了人民教师吃上“公粮”,民办学校、私立学校、各种社会培训班、正规教育培训企业等等机构提供了大量的教师岗位,待遇也不差。

六、教师行业认可情况怎么写?

教师行业的认可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很受重视的,因为教师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承担着社会的未来。

教师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但他们的贡献却是不可估量的。

社会对教师的认可也是表现在各方面,比如政府政策的支持,社会的关注,以及家长对教师的尊重等等。

七、2020广东快递行业发展情况?

2020年刚刚经历全国疫情影响,快递行业也进入低迷状况,广东省也不例外,外贸行业很多倒闭,快递的业务量下架比例很大,就连快递老大哥顺丰快递也要降价保量,其他快递也出现不同程度价格战,以量取胜,到最后受伤的还是业务员,工资就更加削薄了,派件费也一直提不上来,有苦难言!

八、信息技术行业在会展行业的发展情况?

信息技术行业在会展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前景的,因为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行业。

九、简述大历时期诗歌发展、流变的情况?

中国唐代诗歌的称谓。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据《全唐诗》存录,诗有4.89万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诗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发展过程 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①初唐诗歌。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余光返照中。太宗李世民及周围的文人诗作浮艳柔丽。上官体绮错婉媚。只有魏徵、王绩、王梵志等少数人能自拔于流俗。直到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真正廓清梁陈诗风影响的,是武后时期的陈子昂。他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与他略同时而不同流派的,有沈佺期、宋之问和文章四友(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他们其他题材诗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审言的诗。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在律体完成方面。沈、宋、杜三人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②盛唐诗歌。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正确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乱前为多。内容、题材丰富,气势雄放,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心理。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声。在诗歌语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转益多师,广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途径。另外,元结、沈千运、孟云卿等人也是此期较有特色的诗人。

③中唐诗歌。中唐之初,国家衰落,诗坛也不景气。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诗学王维,精致秀润,但内容多浮浅。卢纶、李益有部分苍凉伤感、意境雄浑的边塞绝句。此期较杰出者是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此外,戎昱、顾况、戴叔伦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贞革新和元和中兴使诗坛重新活跃。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而韩愈、孟郊、李贺、贾岛一派则以奇险峭刻见长。但韩诗气豪,孟诗思深,李诗幽丽,贾诗清苦。此外,姚合诗清奇僻苦,卢仝、刘叉等人以奇崛见长。两大派之外,柳宗元的诗或澹泊雅丽,或哀怨激越。刘禹锡的诗精练含蓄,意境优美,韵律和谐。这一时期,诗人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是异常突出的。

④晚唐诗歌。晚唐五代诗风渐趋纤巧。虽有过在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者和作品,但总的来说,缺少盛、中唐的阔大气魄与浑融境界。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其诗声情流美,翰藻醲郁,但伤时忧国,哀怨深沉,有种没落感。温庭筠才思清绮,词采秾丽,但格调低。他也是有佳篇秀句而总体风格轻浅纤微。此后诗家多是效法前人,艺术上无重大突破。较有名的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韩偓等人。

成就 唐代诗歌体制多样,宋以后的整个中国古典诗歌,都未超出它的范围。唐人古体诗既可抒情,又可叙事、议论。由于受近体诗影响,唐人古诗或融入律句,或有意反律,皆不同于晋、宋以前古诗的纯任自然。五古在唐初犹承齐梁变体,经陈子昂的变革,张九龄、李白的发扬,至杜甫而堂庑顿开。七言则是不入律的歌行和古诗与精工整炼、有律化倾向的传统歌行体的双轨并行。乐府是古体诗中特殊的一类。唐人乐府多不合乐,或借旧题写新意,或立新题记新事。以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成就为最高。五七言律诗是唐代新兴诗体。五律经王绩、初唐四杰,至沈、宋终于实现体制规范化。七律兴起较晚,至沈、宋和杜审言始有成篇。经王维、李颀和高、岑等人的发展,到杜甫境界大开。此后,五七言律平行发展。大历十才子、贾岛、姚合、许浑、赵嘏等均是律体名家。至晚唐李商隐,七律的音调美和语言技巧,发展到更为成熟的境地。律诗中又有排律,多数作者往往逞博矜奥,夸多斗靡。少有佳作。杜甫的部分排律,写重大题材,工整流美,成就较高。

唐人绝句用来和乐歌唱,创作之盛,终唐之世未衰。盛唐前绝句,兴象玲珑,语意浑成,情景单纯,韵味悠长;以李白、王维、王昌龄最为擅场。中晚唐绝句含思婉转,笔意曲折;杜牧、李商隐是其代表。此外,杜甫开绝句中议论一体;刘禹锡、白居易仿民歌作《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风趣活泼,音调往往拗中取峭,添绝句新格。

编选和研究 唐代诗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奉为典范。后人的编选、笺注、品评、研究未曾间断。唐诗总集有明胡震亨的《唐音统签》、清彭定求等的《全唐诗》。选集方面,唐代有《唐人选唐诗(十种)》,宋朝李昉等的大型诗文合编选集《文苑英华》保存了大量唐诗资料,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对绝句一体辑录详备,都是影响较大的选本。历代评论、研究的专著也极为丰富。唐孟棨的《本事诗》、张为的《诗人主客图》,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敖陶孙《臞翁诗评》、严羽《沧浪诗话》,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明王世贞《全唐诗说》、胡应麟《诗薮》等都是有名的专著。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签》则在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全面研讨唐诗,为建立唐诗学作出巨大贡献。今人的研究专著,有闻一多《唐诗杂论》、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任中敏《唐声诗》等。

十、简述元代湖湘地区杂剧的发展情况?

战鼓隆隆,铁蹄铮铮。元代,始终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是它结束了政权纷争、战乱不断的时代,也是它成就了不朽的杂剧艺术。遗憾的是,元代作为杂剧的“花期”,短促而壮美。在此之前,虽已经过了漫长的萌发和生长,但在此之后,又很快地走向了衰败。

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即便是这样,杂剧艺术经历了兴衰流变之后,仍然不屈不挠地向后人展示出辉煌的文化图卷和顽强的生命力量。那么,元杂剧的兴起有何历史渊源?它兴起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01

元杂剧的源流追溯

毫无例外,任何一种伟大的艺术成就都要经历漫长而艰辛的孕育期,才能跻身于人类文学艺术的发展序列,并为之增添辉煌的一笔。

而杂剧艺术,就如同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叶扁舟,它在重重艰难中起步,又在点滴坎坷中跋涉。它越过了千山万水,终于迎来了所有的秀丽与壮美。无奈,它似乎早已精疲力竭,只能与我们隔岸相望。可分明有一些东西我们还能够看见,那是它身下尚未褪去的,远古的光辉和生命的底色。

杂剧作为中国历史上较为成熟的戏剧形式,其最初的踪影绝不是戏剧本身,而是隐匿在原始社会中的戏剧美,是早期人类的艺术性创造。

中国戏剧与祭祀仪式的分离是在奴隶制出现以后,奴隶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开始让具备歌舞才能的女巫进行娱乐性质的表演,让先天发育不足的侏儒成为调笑的对象。前者便是所谓的“女乐”,而后者则是所谓优人,二者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专供奴隶主享乐的表演者——倡优。

直至秦汉,中国戏剧的发展才迎来了新的机遇。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六国,原本分散于各个氏族、部落中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元素都汇集在了一起,形成了空前热闹的景象。这时,戏剧走出了古老的巫觋祭祀仪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形式丰富、内容多彩的表演艺术——百戏。

经历了政权变换如“传舍”、命运漂泊如“转蓬”的六朝,百戏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发展成为了具有故事情节、歌舞伴奏的戏剧雏形——歌舞戏。这种颇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在坎坷崎岖中跋涉,渐渐走向了地远天高、雄浑深沉的盛唐。

在这思绪飞扬、灵感迸发的时代里,戏剧艺术正朝着成熟的方向恣意生长。不同于前代,唐朝统治者对于歌舞表演的喜爱,使得宫廷乐部机构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即为戏剧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温床。

接着,杂剧在宋代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为什么偏偏是宋代呢?

这要得益于宫廷宴乐机构的完备。在它的指引下,专业演员应运而生,这是杂剧所完成的第一个质的飞跃。与前代不同,一方面,宋代教坊通过重新整编,使优伶分工逐步精细,杂剧艺人名正言顺地从民间踏入了宫廷;另一方面,教坊还针对杂剧艺人设立了专门的考核制度,进而促使杂剧从艺者的表演水平不断提高。

在宋代从杂剧的演出结构来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艳段”、“正杂剧”以及“杂扮”。所谓“艳段”就是指在正式演出之前的开场节目,一般是歌舞或杂耍。而“正杂剧”则是演出的主体,即通过歌舞或滑稽表演的形式演绎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最后的“杂扮”则是演出最后的玩笑段子,具有随意性,类似于上文提到的模仿乡下人进城。

可以看出,宋杂剧的演出结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无论是“艳段”还是“杂扮”,它们都是杂剧在向市民化的转变过程中,不得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产物。

除了上述的诸多变化外,宋杂剧在角色分配、音乐运用、表演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改变。不得不说,它为中国戏剧在后世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有益的借鉴。

当宋杂剧在政权的交替中蜿蜒前行时,南方小戏正以一种强大的生命力破土而出,它标志着中国戏剧正式走向成熟。关于南戏的产生,难以寻找出确切的踪迹,只能凭借有限的史料梳理出一条大致的线索。明代戏曲家徐渭在《南戏叙录》中称,南戏产生于宋光宗时期。较他稍早一些的祝允明在《猥谈》中说,南戏出现于南渡之际。事实上,南戏比起宋杂剧来说具有更为浓厚的市民气息。宋廷南迁以后,杂剧在北方进一步发展,并于金章宗时期逐渐成熟。

由北曲杂剧演变而来的元杂剧,是将各种表演艺术完美糅合的产物。

在表演内容方面,它继承了金院本的特点,即充分吸纳不同民族艺术、文化中的养分,转而向讲述故事靠拢;在音乐方面,它借鉴了北曲当中多曲联套的长篇音乐形式,并逐渐组成为音乐上固定的四宫调套数结构;在演出形式方面,它在诸宫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放弃了从第三者的角度展开叙事的传统,而是依靠多人扮演,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表现戏剧冲突。

从这些转变来看,杂剧艺术发展至元代,才坎坷的路途留在身后,走进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02

元杂剧兴起的原因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杂剧在激越豪放的元王朝迎来了真正的曙光。虽然它还弥留着南宋以来的清疏之气,却早已沾染上了草原的野性。在独特的历史环境下,它是中国戏剧生命的延续,也是前人艺术结晶的升华。那么,元杂剧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呢?

1.政治环境:杀伐征战与社会动荡

前后百余年的动荡不安,使原本清平的社会变得千疮百孔。于是,对于元杂剧的发展就产生了一种“政衰文兴”的观点,即在政治黑暗、民族征战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的生活往往更为疾苦。这时候,文学艺术就成了抒发哀怨之情的最佳方式。

所以,单纯从政治变迁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来解读艺术的发展是不太准确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连续的社会动荡和频繁的政权更迭确实与杂剧的繁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战争所带来的人口迁徙。其次是战争所造成的民族问题。

总体来看,民族间的对抗与冲突贯穿于整个元代。从成吉思汗建国到元朝灭亡,各族矛盾的激烈程度时起时落,并出现了三次高潮。而除了元末农民起义外,两次民族矛盾的高峰都出现于消灭异族政权的过程中。

2.经济环境:商贸繁盛与城市发展

任何走向辉煌的艺术形式,都不会是无本之木,它必然离不开其特有的社会背景。作为随着城市娱乐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通俗艺术,元杂剧更是如此。

元代初期,纷争的战火渐行渐远,政治社会的稳定让废弛已久的商业经济得以恢复,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农业、手工业和对外贸易。

纵然蒙古族来自于相对荒凉的北方,其文化发展程度相对落后,但是他们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所获取的广阔土地是史无前例的。而且,水陆交通的便利、政治军事的强大,必然会推动商品贸易的发展。当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之势自然不言而喻,这也就为杂剧艺术的繁兴创造了物质条件。

那么,商品贸易的繁荣为元杂剧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商品贸易的繁荣为杂剧演出带来了庞大的受众群体。在那些人口更为聚集、商业更为发达的城市,如北京和杭州等,其市民阶级往往人数众多,且更为复杂。在这个阶级里,既有富商豪贾,又有百工布衣,他们缺乏贵族文人对于艺术的崇高追求,又比乡野村夫见多识广、生活富裕,也就具有更为强烈的娱乐需求。

其次,城市经济的繁荣对作家群体的壮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元代以前,商税在整个国家税收中无足轻重;而到了元以后,它却成为了国家最主要的收入。

元世祖虽然希望以华制夷,增强文治,但是却强调“务施实德,不尚虚文”,即不提倡诗词歌赋一类的文雅艺术。这就对旧时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么是改行从商或是学工,么是努力适应社会的审美需要,寄情戏场,发挥才能。

值得庆幸的是,凭借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和良好的艺术环境,他们中的大部分都选择投身于杂剧创作,为生活寻一条出路。进一步来说,他们为杂剧艺术的繁兴,奠定了创作基础。

3.思想环境:文化政策与时代风貌

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一部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接受始终无法脱离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对应到杂剧身上,就是指其包容的创作思想、丰富的艺术样态以及多元的文化内涵。

对于杂剧的发展来说,创作思想的转变显得过于个性化,艺术样态的丰富又不免流于表面。所以,离开了声色情节的直观感受,其核心要素究竟是什么?那应该是能够激起受众复杂情感,从而让其产生共鸣的文化内涵。

杂剧在元代精神和风俗习惯的浸染下,终于成为了一种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创作。对于创作者来说,他们所有的创作思想都是在多元文化交融中的主动借鉴与吸纳,而所有的情感和审美又是在多元文化碰撞下的被动体验与选择。若无平地,难显高山。正是元代丰富多彩的艺术与文化,才让作家笔下的杂剧难掩其本色,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真实的世界。

03

小结

总而言之,元杂剧的发展既离不开艺术本身的发展演变,也离不开当时社会条件、政治格局、经济状况、人文环境等因素的支撑和给养。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