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百科

通信频率划分? 通信波长划分?

时间:2023-12-18 15:10:31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一、通信频率划分?

时分多址(TDMA)是按照时间(时隙)划分信道,不同用户占用不同时隙. 最早的划分方式是频分多址(FDMA),不同用户占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因为通信所用的总频率是固定的,所以有限的频率只能划分给很少一部分人,既我们最早看到的砖头大哥大. 现在一般常用的码分多址(CDMA)是根据不同编码来区分不同用户,其中要涉及到扩频技术,比较复杂,就不解释了 你好!

时分多址(TDMA)是按照时间(时隙)划分信道,不同用户占用不同时隙.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二、通信波长划分?

长波通信(3kHz~30kHz):长波主要沿地球表面进行传播(又称地波),也可在地面与电离层之间形成的波导中传播,传播距离可达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长波能穿透海水和土壤,因此多用于海上、水下、地下的通信与导航业务。

中波通信(30kHz~3MHz):中波在白天主要依靠地面传播,夜间可由电离层反射传播。中波通信主要用于广播和导航业务。

短波通信(3MHz~30MHz):短波主要靠电离层发射的天波传播,可经电离层一次或几次反射,传播距离可达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短波通信适用于应急、抗灾通信和远距离越洋通信。

超短波通信(30MHz~300MHz):超短波对电离层的穿透力强,主要以直线视距方式传播,比短波天波传播方式稳定性高,受季节和昼夜变化的影响小。由于频带较宽,超短波通信被广泛应用于传送电视、调频广播、雷达、导航、移动通信等业务。

微波通信(300MHz~300GHz):微波主要是以直线视距传播,但受地形、地物以及雨雪雾影响大。其传播性能稳定,传输带宽更宽,地面传播距离一般在几十公里。能穿透电离层,对空传播可达数万公里。微波通信主要用于干线或支线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

三、安责险行业类别划分?

安责险八大行业有:各类矿山(露天的、地下的都算)、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客货运输均算)、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生产。安责险是指保险机构对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有关经济损失等予以赔偿,并且为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事故预防服务的商业保险。

四、通信保障等级划分?

Ⅰ级: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全县多处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通信枢纽楼遭到破坏等情况,及需要通信保障应急准备的重大情况;通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全县多处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的情况。

Ⅱ级:因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全县多个电信企业所属网络通信故障的情况,及需要通信保障应急准备的情况;通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全县多个电信企业所属网络通信故障的情况。

Ⅲ级:因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全县电信企业所属网络多点通信故障的情况;通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全县电信企业所属网络多点通信故障的情况。

Ⅳ级:因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全县一个电信企业所属网络局部通信故障的情况。

五、通信信号频率频段划分?

在通讯领域中,频段指的是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单位为Hz,按照频率的大小,可以分为:

1、甚低频(VLF)3 kHz~30 kHz,对应电磁波的波长为甚长波100 km~10 km。

2、低频(LF)30 kHz ~300 kHz,对应电磁波的波长为长波10 km~1 km。

3、中频(MF)300 kHz~3000 kHz,对应电磁波的波长为中波1000 m~100 m。

4、高频(HF)3 MHz~30 MHz,对应电磁波的波长为短波100 m~10 m。

5、甚高频(VHF)30 MHz~300 MHz,对应电磁波的波长为米波10 m~1 m。

6、特高频(UHF)300 MHz~3000 MHz,对应电磁波的波长为分米波100cm~10 cm。

7、超高频(SHF)3 GHz~30 GHz,对应电磁波的波长为厘米波10 cm~1 cm。

8、极高频(EHF)30 GHz~300 GHz,对应电磁波的波长为毫米波10 mm~1 mm。

9、至高频300 GHz~3000 GHz,,对应电磁波的波长为丝米波1 mm~0.1 mm。

六、通信频率划分及用途?

通信频率划分是指将无线通信频谱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划分和分配,以便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和服务可以在不干扰彼此的情况下同时运行。以下是常见的通信频率划分及其主要用途:

1. 低频(LF):频率范围通常在30 kHz至300 kHz,主要用于长波广播、无线电导航和动物追踪等应用。

2. 中频(MF):频率范围通常在300 kHz至3 MHz,主要用于中波广播、无线电导航和无线电通信等应用。

3. 高频(HF):频率范围通常在3 MHz至30 MHz,主要用于短波广播、卫星通信和航空通信等应用。

4. 甚高频(VHF):频率范围通常在30 MHz至300 MHz,主要用于民用无线电通信、电视广播和航空导航等应用。

5. 超高频(UHF):频率范围通常在300 MHz至3 GHz,主要用于移动通信、无线电广播和卫星通信等应用。

6. 微波频段:频率范围通常在3 GHz至300 GHz,主要用于雷达、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高速数据传输应用。

7. 毫米波频段:频率范围通常在30 GHz至300 GHz,主要用于高速无线通信、无线局域网和雷达等应用。

这只是通信频率划分的一些常见例子,实际上,频谱资源非常广泛,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频率分配规划。频率的选择取决于特定的通信需求、技术要求和法规限制。

七、微波通信的频带划分?

目前研究微波通信所用的频段主要是L 波段(1.0~2.0GHz)、S波段(2.0~4.0GHz)、C 波段(4.0~8.0GHz)、X波段(8.0~12.4GHz)、Ku波段(12~18GHz)、K波段(18~27GHz)以及Ka波段(27~40GHz)。

八、通信机房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

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A级是最高级别,主要是指涉及国计民生的机房设计。其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像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计算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大中城市的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等属A级机房。

B级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B级定义为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一定的社会秩序混乱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的机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级医院;大中城市的气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电力调度中心、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指挥调度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比赛场馆;省部级以上政府办公楼等属B级机房。

C级为基本型,在场地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A级或B级范围之外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都称为C级。

九、无线通信网按照通信距离可划分为?

无线网络可根据数据传输距离分为6种

1、无线个域网,它是计算设备之间通信所使用的网络。

2、无线局域网,采用一些分布式无线措施(通常是扩频或OFDM无线电技术)来连接两个或更多的设备,并且在一个接入点向更大的互联网范围提供连接。

3、无线mesh网,由无线mesh节点设备动态地,自动组成的通信网络。

4、无线城域网,连接多个局域网的计算机网络。

5、无线广域网,相比于局域网,广域网覆盖了更大的地理范围。

6、蜂窝网络(或移动网络),是一个分布在陆地区域的无线电网络。

十、通信网结构水平划分?

(1)通信网的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网包括硬件和软件。通信网的硬件一般由终端设备、传输系统和转接交换系统等三部分电信设备构成,是构成通信网的物理实体;为了使全网协调合理地工作,还要有各种规定,如信令方案、各种协议、网路结构、路由方案、编号方案、资费制度与质量标准等,这些均属于软件。

①按电信业务的种类分为:电话网、电报网、用户电报网、数据通信网、传真通信网、图像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等。

②按服务区域范围分为:本地电信网、农村电信网、长途电信网、移动通信网、国际电信网等。

③按传输媒介种类分为:架空明线网、电缆通信网、光缆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用户光纤网、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网等。

④按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宽带交换网等。

⑤按结构形式分为:网状网、星形网、环形网、栅格网、总线网等。

⑥按信息信号形式分为: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数字/模拟混合网等。

⑦按信息传递方式分为:同步转移模式(STM)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异步转移模式(ATM)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等。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