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资讯

有人觉得现在的手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你觉得哪些手机厂商能走到最后?理由是什么?

时间:2022-09-07 23:13:51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从技术、规模、营销、企业经营策略稳定性角度看,就目前各个厂商表现来讲,笔者认为华为、vivo、oppo最具有实力走到最后。因为这三个厂商最具有以上实力。

先说结论:

我认为最终能走到最后的应该是苹果、华为、三星和小米。

当然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目前全球市场上,手机格局主要是4G时代发展形成的。

目前全球手机销量靠前的厂商如下图(2018年上半年):

数据来源:网易财经

可以看出,全球市场基本被三星、华为、苹果、小米、蓝绿厂等占据。

但是这是3G进入4G之后,短短十数年就发生的巨变,老巨头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纷纷滑铁卢。

那么, 进入5G之后,这些厂商能不能走到最后呢?

我们从3G时代向4G时代转变时这些厂商的作为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3G时代华为、蓝绿厂以及小米都是些小虾米、手机门外汉,为什么在4G时代可以快速崛起?

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专利制约。

3G时代大部分专利都掌握在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制造商手里,即使是4G时代,诺基亚已经将手机完全出售之后,其专利依旧为其带来极为可观的利益。

3G时代,做手机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绕过专利制约,而4G时代的发展给出了很多新的机会。

另一个因素是国产供应链的崛起。

国产供应链的崛起使得手机的制造有了成套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只要有资金投入,谁都可以做手机玩。

这个时期,像大可乐手机、小辣椒手机、小米手机、锤子手机等等都是这样的,线上负责设计,制造和组装都是交由代工厂完成。

那么5G时代呢?

谁能提前布局,谁就可以走到最后。

国内来说,目前布局物联网最积极的就是小米和华为。

华为已经构建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面向物联网领域推出了OceanConnect管理平台,并且推出了基于物联网的CPU处理器Hi1620。

此外,华为还发布了使用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功能的新智慧城市数字平台。该平台可以兼容不同的城市传感器,创建城市数字,支持不同的城市应用。并且,其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目前已部署在40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

华为还在智能家居广泛布局并在上海开设了华为智能家居体验中心。

小米同样很早就开始布局物联网,并于2017年11月在北京发布小米物联网通信平台。

并且,小米已经形成了智能生态链,可以说,目前在智能家居这一块,做的最好的就是小米了。

智能手机红利褪去,手机厂商纷纷转向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红利褪去已是不争的事实,依据IDC发布全球智能手机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出货总量同比下降1.8%。同样,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也将消失,而万物互联大趋势下,让信息科技进入物联网时代,这一转变,催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而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细分领域最具规模市场,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市场规模高达960亿美元,到2020年将增长至2770亿美元,换算人民币约1.9万亿元。面对这个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几乎所有手机厂商纷纷瞄向智能家居,借此开辟智能手机以外的智能硬件市场,包括智能音箱就成各巨头标配硬件。从苹果到小米等,以及三星和华为也将推出自家智能音箱,以免在这个市场不被边缘化。智能硬件作为手机厂商面相消费电子补充产品,意在利用音箱作为中枢,并结合自身所搭建IoT生态,抢夺智能家居入口。(消息来源:杨剑勇|今日头条)而蓝绿厂虽然也加入了LOT开放生态联盟,但是在物联网上的积累要远远弱于小米和华为。

目前,小米的LOT生活类消费品营收在小米营收比重中不断上涨。

那么,未来习惯了小米智能家居的消费者们购买控制终端小米手机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国外来看,苹果推出了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并依托HomePod智能音箱或TV盒子作为家庭中枢,再结合Siri和iOS等进行组合,打造封闭的生态帝国。

而三星则推出SmartThings生态平台,在中国发力智能家居,推出了IOT平台三星智家,其所公布的智家合作伙伴包括了众多国内一线的品牌。

因此,谁能走到最后?

目前单论手机来说,可能蓝绿厂的机会要大于小米,但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如果蓝绿厂不提早布局,很可能4G时代积累的优势将会逐渐不复存在。

毕竟,5G时代是物联网的时代,包括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传感器等等,手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环而已。

换句话说,谁的格局更高,谁能看的更远,谁就能走到最后。

目前来看,我认为国内就是华为和小米,而国外恐怕依旧是苹果和三星。

但这个指的是物联网中手机的那一环,事实上,到了那个时代,恐怕会有更多的搅局者。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