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资讯

你认为韩系车会退出中国市场吗?

时间:2022-07-16 09:28:06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自然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同样适用于汽车市场。一片繁荣时,车企们一荣俱荣鸡犬升天,一片萧条时,车市弱肉强食的本质便显现出来。

2018年,国内车市出现28年来首次销量下滑,车市寒冬到来,汽车市场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2019年销量下滑趋势不减,前两个月进一步下滑15%,暴跌过后,车企一片哀鸿。其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韩系车。

2018年,韩系车整体销量为118万台,相较2016年暴跌61.2万台,现代汽车集团净利润暴跌60%。 与销量相对的是现代起亚富余的产能,8家工厂总产能255万台,产能空余高达139万台,为降低运营成本,现代起亚已经接连关闭两大中国工厂,削减产能30万台。在形势一片唱衰下,现代起亚似乎将同铃木一样退出国内市场。曾经与日系车一时瑜亮的韩系车,怎么会落到如此境地?

1、产品力及产品特点不够突出

市场上的各个车系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美系车的豪华性和出色的隔音静谧性,德系车的出色的行驶质感和机械素质,日系车使用保养的省心都是其品牌调性,韩系车初期以日系车作为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并凭借较出色的质量稳定性、出色的外观设计、高配置丰富度占领市场,但同时韩系车每一个产品特点都不够突出,配置丰富度没有自主品牌高,质量稳定性不及日系,曾经以“流体雕塑”为代表的外观设计已经创新乏力优势不再。

虽然质量稳定性较高,但是耐操的代价,就是落后的技术、丑陋的外观、廉价的内饰、松散的底盘、孱弱的动力……韩系二手车的不保值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全球车企加速四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韩系车在技术创新上的步伐显得有些滞后。

2、竞争对手夹击下优势不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韩系车的竞争对手们不断下探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从20万左右的价位来看,二线豪华品牌沃尔沃凯迪拉克终端优惠上不断扩大,旗下中级车基本已经下探到20万元的价格区间。日系三强凯美瑞引入TNGA架构,雅阁下调指导价,天籁搭载可变压缩比的同级最强动力。同时,自主品牌不断提高产品力,领克/WEY等品牌开始冲击高端汽车市场,并且相比韩系车售价更低,配置丰富度更高,韩系车性价比优势的护城池被攻破。2018年德、日、美、韩和法五大车系分别生产了508.05万辆、444.63万辆、247.79万辆、118.05万辆和30.70万辆乘用车,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占比分别为21.43%、18.75%、10.45%、4.98%和1.29%,韩系车的市场份额被不断侵蚀。

3、其他因素

自2000年初进入中国后,韩系车销量一路上升,最高逼近200万台,而现代起亚集团也跻身全球第五大车企集团。但好景没几年,现代起亚的销量又迅速下跌,沦落到关闭工厂的境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系车的衰落不是短期内造成的,而是来自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种下的苦果,萨德事件等政治因素、韩系车的售后问题较差也是其中原因。

尾巴:经历堪称“断崖式”下滑后的韩系车,要想快速走出阴影,单靠产品力显然不足以解决问题,大幅度降价成为救命良方,但是这同时也是一杯毒药,在大幅降价的同时,品牌地位也会被进一步拉低。随着来自日系和自主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韩系车想要重现往日荣光已经不再可能,如何守住仅存的市场份额成为韩系车的当务之急,至于是否会步铃木后尘,不妨拭目以待。

我认为不会,也不希望!毕竟百花齐放的竞争市场才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市场,每有品牌退出国内市场,国内车市就少了一个竞争,消费者就少了一种选择,等几家独大的时候就是消费者买单的时候了。

从今年开始韩系车的销量逐渐回暖,这得益于韩系车自进入寒冬以来在国内市场车型的布局。虽然减少了车型数量,但是从上新的车型看都是谨慎挑选款,都致力于力挽狂澜,找回韩系车的定位,而不错的优惠配合不错的配置也让“性价比”也成了韩系车的代名词,一度杀入国产车价格区间。韩系销量的持续上涨,说明人们对韩系还是认可的,这对韩系是一个好的征兆。

上图为1-9月份现代的总销量,下图为SUV销量榜1-9总销量。其中以轿车为代表的领动和以SUV为代表的ix35、途胜都取得不错成绩,以逆转的趋势上升。

韩系销量的回升再加上新款车型的推出,让人隐约能感觉到韩系为了不想失去中国这个大的市场还是挺用心的。但是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有很大压力,前有日德美的夹击,后有国产车的雄起,如果韩系能一如既往的保持自己的优势,那么国人还是会买账的,当然也不会轻易退出国内市场。

现代起亚集团作为全球第六大车企,无论是在技术沉淀还是技术储备上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准,也是全球唯二(还有个丰田)的汽车一条龙车企。(从零配件到销售全部可以自家提供)所以,它的实力还是毋庸置疑的,就看怎么去营销国内市场了。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