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法规

教育政策教育法规和教育道德的关系 教育政策教育法规和教育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时间:2023-06-06 10:50:10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一、论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一,相关联系: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规的依据。教育法律、法规是将教育政策具体化。

二,两者区别:教育法律、法规是任何政党或集团组织无论执政与否,都可制定的,而教育法律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制定。实施的手段不同,政策是通过学习,教育实施的,而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实施的。

扩展资料:

1,教育政策定义: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2,教育法规定义:教育法规是调整教育活动和教育行政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主要指有关教育的专门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也包含其他法规中调整有关教育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规范性条文。

二、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有哪些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

教育法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按法定程序制定的。教育政策:教育政策的制定既可以是政党组织,也可以是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

2、执行方式不同。

教育法规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教育政策:教育政策的执行方式主要是倚靠党政力量或党的纪律,运用号召、宣传、教育、解释、动员等方法贯彻落实,其强制力是有限的。

3、规范效力不同。

教育法规是一种社会规范,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有关社会成员和行政人员都必须遵守执行。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教育政策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教育政策:政党机关制定的教育政策规范效力则只对政党组织及其党员有效。

教育政策现存问题:

1、教育政策“缺席”

所谓教育政策“缺席”是指,在特定时空下需要教育政策来进行管理的事务或活动没有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和引导。我们的教育政策往往都是应付式的,常常是等教育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考虑政策制定。

一方面,问题从潜隐到显现、从轻微到严重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即使政策制定后,从颁布到实行、从实行到起效也存在时滞问题。这个从无到有、从存在到有效的过程中,政策都是“缺席”的。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政策的不均衡现象不仅仅表现为教育政策的供给不足。有的时候,政策过多、过剩也是一个问题,同样会扰乱或限制教育实践的良性发展。

2、教育政策“无能”

所谓教育政策“无能”是指,当前的教育政策不能获得预想的效果,对实践起不到规范和管理的作用。教育政策“无能”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由于问题的特殊性、政府能力、政策方案、政策工具、目标群体的接受程度等原因,教育政策有其自身的能力限度。

二是指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主观犯错的倾向,这种犯错倾向往往是因为人们或过于信奉理性、或过于感情用事、或急于办成某事、或追求某种特殊利益而不能从现实出发来考虑问题。

三、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要以教育法规为依据?

正确。

教育法规是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

四、义务教育法是教育政策还是教育法规?

义务教育法是教育法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中国,法律是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义务教育法正是1986年全国人大制定;而政策一般由党中央或国务院制定,为党或国家政策。

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当前版本是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改。

五、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区别?

我国有学前教育政策和学前教育法规两种,但这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有一定的共同点,但也有他们的不同之处。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主要有制定主体,表现形式,实施效力等方面的区别。最大的区别还是制定主体的不同,法规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政策是政府或学校制定的。

六、学前教育法规和教育法规的区别?

《学前教育法》规他主要针对的是学前教育。这个法规规定的是,幼儿园从业者以及早教这一类的从业者,而法律法规它所针对的是整个国家的教育行业,其中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于各种的培训机构。两者的区别就是《学前教育法》规是教育法规的一个分支。

七、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区别?

、两者的概述不同:

(1)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中国文学当中一门终身学习的课程。

(2)德育的概述: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两者的意义不同:

(1)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2)德育的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3、两者的主要内容不同: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每一项内容又可具体分为许多方面。

(2)德育的主要内容: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二、

八、劳动教育的政策法规?

劳动教育课需要知道的一些法律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安全法律

九、儿童读经教育和教育的关系?

读经可以培养根本,为以后的教育奠定基础。

十、教育法律和教育法规区别?

1、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2、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它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订,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而实施的,对人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起着保护和规范的作用。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