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法规

二手车过完户不想要了亏点可以退吗?

时间:2023-06-20 22:06:38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一、二手车过完户不想要了亏点可以退吗?

可以的,如果有质量问题,可以退换;协商不成起诉,》第二十二条:二手车交易完成后,卖方应当及时向买方交付车辆、号牌及车辆法定证明、凭证。车辆法定证明、凭证主要包括:《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有效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养路费缴付凭证、车船使用税缴付凭证、车辆保险单。扩展资料: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在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消费者选择更换或退货的,销售者应当负责更换或退货

如果因为对方隐瞒车辆瑕疵可以协商退货。但已经过户,解除买卖合同需再次过户太麻烦,建议协商降低价格退还部分差价,协商不成的,依法起诉解决。过完户才发现问题,如果没签合同。在法律上得不到多大帮助,只能俩人协商解决,请勿动武力解决问题。

买卖二手车,事先一定要仔细验车,对车子不了解的朋友,一定找专业的鉴定人员,花少钱办专业的事,而且一定要签合同,一定要签(不要碍于交情、友情、面子等,觉得没必要)。不是所有的便宜都能捡,很多是陷阱!

二、4万买的二手车开半年要亏多少

大约降价一万元左右,以下几点作为降价为参考:

1、按照车型估算:

二手车商在收购时,是以其“基本型”即最便宜的那一款的时下新车价为参考。车型在没有发生大改款前提下,第一年折旧率约为15%左右,第二至五年,每年递减6%至8%之间。同系列中,二手车的收购价以基本型为基础。所以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爱车所属车系,以基本型现价为准,再扣除折旧后,即可大致确定车辆的收购行情价格。

2、按照里程估算:

一些业内人士总结出二手车价格计算公式,通过“54321法”估计二手车的价格。一般认为,一部车最多行驶30万公里就报废,超过30万公里后,维修保养费可能比车本身价值还高。因此将其分为5段,车辆的总价值是15/15,每段6万公里,每段价值分开依序为新车价的15分之5、4、3、2、1。也就是说,新车开了第一段6万公里后,就耗去了新车价值的5/15,而第二段6万公里则消耗了总价值的4/15,之后依次递减。如此类推,如果同款车型目前市场价为10万,已行驶了12万公里,那么该车还值10万×(3+2+1)÷15=4万(元)。

3、按照年限估算:

如果不能确定二手车的行驶路程,则可以根据其使用年限来推断,一般认为一辆车的使用寿命为10年,同样将其分为5段,也就是说头两年将消耗1/5的价值。还是以目前市场价为10万元的车为例,如果已经开了4年,则该二手车还值6万元。对于档次低的车,还需要灵活使用。

二手车交易对于买卖双方必须防范的三个陷阱:

1、夸大旧车问题

“黄牛”为了压低收购价,故意夸大旧车问题。车主如果不了解车辆残值,可能就会受到欺骗,将高价车低卖。

防范措施:一般来说,车辆的状况很难以外表全面衡量,例如尾气、侧滑、轴重、制动、底盘、汽车电控单元等,需要借助“诊断”仪器来完成,建议去品牌二手车中心等专业机构找专业评估人员进行评估。

2、压低收购价格

即便对一些并没有大毛病的旧车,“黄牛”们也会利用车主不了解旧车市场行情故意压低收购价,让车主蒙受经济损失。

防范措施:建议车主在卖车前先去媒体、市场了解同型号品牌、同年代车辆的大致价格区间和车况。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车开到旧车市场与多家品牌二手车中心先行做价格评估,对收购价格心中有底,防止上当受骗。

3、不签旧车购销协议或协议文字含糊

协议是规定双方责任,享受相应权利的法律保障的文字体现。如果不签订协议或协议中字句含糊,那么售出车辆一旦发生任何问题,原车主可能遭受一些损失。

防范措施:出售旧车前最好先去专业二手车中心咨询,无论买卖一定要签署正规的协议并仔细阅读协议中的每一条款。签协议时还必须让经销商盖上有效公章。

三、我在二手市场买了辆车,开了不到半年才发现买亏大了,应该怎么办?

没有办法,只能看你们的买卖合同是如何签订的,如果没有特别规定则改三包,买车手蚂时就应该看好,而且还是二手车,已经开了半年。孙薯判

买卖已经成功,都已经半年了,没办法只能自认倒霉了。

四、二手车商说去年收的车,今年出不了亏了好多,是真的吗?

因为三年的疫情隐旁虚,今年这个二手车市场,赔钱真的很正常,去年收的车,今年还没卖的,启猛就没有能保本的,亏个10%同行都未必有人能接住,这个事是真的。这种车除非卖给自己亲戚或者绝对信任你的熟人要不然没法保本了。很多用户刷抖音看什么3万多的奥迪,5万的霸道,6万的奔驰,7万的路虎,我劝你灶燃们省省心吧。全国二手车行情都差不多,你觉得15万能买的车,同行13万就能接住,你就别妄想5万就能买到了,这都啥年代了还有人幻想天上掉馅饼的事。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