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法规

保护环境建议的作者?

时间:2024-02-19 03:03:46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哲夫,生于1955年。汉族,武汉大学毕业。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华环保世纪行”特邀作家,中国环保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已发作品千万余字,获中国首届环保文学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冰心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哲夫不仅是个作家,更是一名勇士——一名手执“笔枪”站在生态环保最前沿的“绿色斗士”。

  哲夫,国家一级作家,已发表作品千万余字,主要作品有黑色生态环保系列长篇小说《黑雪》、《毒吻》、《天猎》、《人欲》等;长篇生态环保纪实文学《中国档案》、《新闻曝光的背后》、《黄河追踪》、《怒语长江》等。获中国首届环保文学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冰心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1997年,十卷本《哲夫文集》出版后,哲夫投身“绿色”。他不再写销量超百万册的小说,而转写起了印数至多不过几万册的生态报告文学,外界称他为“环保作家”。

  连续五年,哲夫是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特邀的唯一作家,走了多半个中国。

  他说,所到之处满眼是无水不污、无土不流的事实!两次去长江源头,他看到源头断流,冰川后退,许多雪山摘掉了白帽子;一次去黄河源头,他看到十河九干,黄河年年断流!

  “水并不是变不清,关键是做不做。”哲夫讲参加中华环保世纪行时,他和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的记者,在江苏环保人士吴立红的引领下到太湖调查。当地政府派警车在后面紧追,跟打仗似的。摆脱后,4个人去了漕桥河,河水黑如墨染,几个农民对他们说,没有用,(检查的人)来了好多次了,没人搭理的……第二天,大部队一去,水一夜之间竟然变清了。后来才知道,污染企业接到了当地政府的命令,当天一律不排污,河水是流动的,水马上就变清了,已经污染的水都流到太湖去了。

  “这样写作很不快乐。”哲夫说,“并非是因为写作本身不快乐,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时常处在一种无奈状态。以前我是写小说的,销路不错。1997年,开始搞纪实文学,至今写了有七八本书了,但感觉写了白写,至少我没看到这些书起多大作用。‘环保书’一般人不爱看,但我一直在努力把它写得好看,嬉笑怒骂,用尽办法。环保题材是很难写的,把枯燥的东西写生动,让读者为了你的文字再去读,接受环保理念。”

  “我觉得环保文学应该是文学中的文学,主流中的主流,是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同等重要的!”哲夫说,“环保”这个词过去是没有的,环境文化或环境文学,过去都是没有的,它是因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应运而生的。环境文学在世界上是主流文学,因为它关系着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可持续的生存发展。中国有些学者和官员称它为边缘文学,这是错误的,它其实是一种人类自我觉醒共同自救的文学,是关涉一切领域的先锋文学或曰拯救文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了生存条件,其他文学还能存在吗?

  投笔“生态环保”更非一帆风顺,不仅被误解为非主流,甚至会遭遇到威胁与恐吓。因为文章会影响到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哲夫曾遭遇过死亡威胁——一次,他去某企业采访环境污染情况,写了篇揭露文章,不仅该企业把他告上法庭,而且还有人扬言定要他出车祸。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