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

时间:2024-05-22 03:02:11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两类规范文件,它们在制定、适用范围和效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制定机关和权力

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地方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的结果。地方性法规范围一般局限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事项。

部门规章是中央或地方行政机关为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而制定的,是政府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一种规范文件。部门规章属于行政规范,一般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制定。

制定程序和程序法律效力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需经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审议、通过和公布,具有立法权威,法律效力强。

部门规章的制定一般有所属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程序,需经过授权、公示等环节,具有行政规范性质,法律效力不如地方性法规。

适用范围和行政层级

地方性法规以地方行政区域为限,适用于该地区内的相关主体。例如,省级地方性法规适用于全省地区内。

部门规章一般适用于所属行政机关管辖的范围,限于特定部门的管理对象和事项。比如,交通部门规章适用于交通领域内的相关主体。

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地方性法规具有法律效力,其规定可作为行政和司法机关处理相关案件或纠纷的依据。

部门规章具有行政规范性,主要用于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和行政权力的行使,对外并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总之,地方性法规是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地方性立法文件,适用于地方行政区域内的相关主体;而部门规章是中央或地方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规范文件,适用于特定部门管辖范围内的相关主体。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