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法规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原则是(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时间:2023-05-20 23:30:30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一、幼儿教育政策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十五号);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号);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

5、《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

6、《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2011-12-12);

7、《幼儿园管理条例》(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4号);

8、《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 第23号);

9、《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

1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家教育部2012年10月15日发布);

11、《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

12、《幼儿园教师管理条例》(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令第188号发布)》;

13、《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11〕3207号) ;

14、《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994年12月1日卫生部、国家教委发布);

15、《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

16、《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妇字〔2010〕6号) ;

1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2号);

18、《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0号,2000年9月23日发布实施)

1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意见》(教基厅[2007]3号)

20、《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88]教基字108号];

21、《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

22、《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

二、论述我国幼儿教育的六个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特殊原则

1、保教结合的原则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指儿童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 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三、什么是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就是党政机关制定的关于处理党内和政府事务工作的文件。一般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部门制定的规定、办法、准则以及行业的规范、和条例规章等。

四、政策法规的作用?

一、明示作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

二、 预防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使人们在日常行为中,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这样人们在日常的具体活动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来达到有效避免违法和犯罪现象发生的目的。

三、 校正作用,即规范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的校正。

四、 具有扭转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环境的社会性效益。理顺、改善和稳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则是一个高度秩序、高度稳定、高度效率、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也是法制的最终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

五、决定幼儿教育的性质是?

幼儿园教育的性质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教学与幼儿园教学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对教学含义的理解是明确幼儿园教学含义的基础。教学的含义中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那么幼儿园教学也应该是教与学的统一,应该是由师幼共同的活动组成。教学的含义中又强调通过教学学生应该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人格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发展,因此通过幼儿园的教学幼儿也应该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扩展资料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逐步进行有组织的作业,如语言、手工、音乐等,注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各国对幼儿园定义中非常明确游戏是幼儿园里幼儿教育与生活的最主要内容。

如英国对幼儿园解释为“用实物教学、玩具、游戏及发展幼儿智力的学校”,德文解释为“尚未进学校的游戏学校。”另外,幼儿园一年中举行的重要活动还有:幼儿园的入学典礼、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运动会、圣诞节、元旦、结业典礼等。

六、政策法规的研究方向?

首先以人为本,然后完善细化政策法规。

七、网签的政策法规?

  在房地产领域网签就是交易双方签订合同后,到房地产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并公布在网上。然后会给个网签号,用户可以通过网签号在网上进行查询。网签是为了让房地产交易更加透明化,防止"一房多卖",签合同后可以撤销。一般的"网签"程序是:交易双方当事人根据网上公示的商品房定金协议或买卖合同文本协商拟定相关条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网上签约系统,打印经双方确认的协议或合同→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在电子楼盘表上注明该商品房已被预订或签约。  在电子商务领域又可以称为电子缔约、合同网签。  房地产开发企业今后在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为现售商品房申请新建商品房所有权设定登记前,必须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项目入网手续,并报送相关信息和证明材料,市民可随时上网查询。  网签和备案有着本质的区别,网签只是房地产管理部门为规范房地产企业规范销售房屋,防止开发企业捂盘以及一房多卖而建立的一个网络化管理系统。  而备案是根据我国建设部所颁发的第六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证制度。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城市、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该办法第十条同时规定:商品房预售,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预售人应当在签约之日起30日内持商品房预售合同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八、什么是幼儿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幼儿教育的最高目标?

幼儿发展是幼儿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幼儿教育的最高目标

儿童适应性发展课程是以儿童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因此它不同于学科课程,不是基于学科领域而建构的课程,它是一种整合性课程,必须把不同学科领域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融通。通过这三个关键词可以看出,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以活动为载体整合相关的学科领域,最后又回到儿童发展。把握住了这三个关键词,就把握住了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的关键。

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基于儿童发展本位的课程观,强调以儿童发展为依据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为依据,强调儿童发展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逻辑,所以它强调发展性。同时,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注重过程性,课程不是专家预先设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具有生成性。此外,课程不是固定统一的,而应该考虑到儿童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里,课程往往是刚性的,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刚性的课程往往缺乏适应性,因而难以适应儿童的差异性,无法满足儿童多样性的发展需要,所以我们今天要建构一种新的幼儿园课程,将传统意义上的幼儿园刚性课程变成一种柔性的课程,以更好地促进所有儿童的发展。

九、什么是幼儿教育笔记?

幼儿教育笔记就是通过日常对幼儿的观察记录的幼儿的表现及教育反思!!!

十、幼儿教育作者是谁?

《幼儿教育学》是1996年8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郑慧英。

“幼儿教育学”专指幼儿园教养机构的教育。研究对象是3岁至入学前幼儿的教育,即专门研究3岁至入学前幼儿发展与教育的规律的科学。主要从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幼儿教育与社会、家庭的关系等方面探索规律、指导实践,从而阐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以及幼儿教育工作中需遵守的原则与运用的手段、方法,幼儿园环境和设备,幼儿教师,等等幼儿教育泛指学龄前儿童各种教育的总称。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机构的[1]教育。幼儿主要是指3-7岁入学前儿童。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