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分析

新能源汽车前景分析及趋势论文(新能源汽车前景分析及趋势论文题目)

时间:2023-05-11 17:32:21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一、新能源汽车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趋势分析:

1、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行业达双碳、促升级的关键;

2、补贴退坡、科技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加速;

3、细分市场呈“哑铃”结构,中端市场成未来竞争重点;

4、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化”竞争加剧;

5、女性力量和年轻一代助推新能源汽车增长;

6、下沉市场将成新能源汽车增长蓝海;

7、充电体验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力方向;

8、智能自动的驾驶体验、娱乐化的车载空间成为争夺潜力人群的关键;

9、触达种草线上化、渠道内容多元化、形式创新,推动营销智能化发展;

10、AI智能营销助力新能源汽车投放全面提效。

二、新能源汽车专业前景分析?

就业前景很好。

      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以及售后服务等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试验与试制、装配与调整、检测与维修等工作。汽车维修类企业: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技术咨询、维护保养与修理、电子电气及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国家给予了很大的扶持政策。

    各大车企都在下大力气加速研发、推出新一代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就业前景一片光明,毕业生供不应求。

三、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新能源现在的应用非常的广泛,有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新能源汽车燃气新能源汽车,氢气新能源汽车,以后发展可能还有可燃冰新能源汽车等等的情况。

铁路系统的电力机车,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磁悬浮列车技术也已经发展成熟,正在推广,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更加的安全可靠。

以后发展家庭用新能源的设施设备技术也会发展起来。

四、中国大健康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未来中国大健康产业走势会非常乐观,大健康走将出长久牛市。

目前,我国老龄化严重,人老了就容易生病;所以,老年人健康就是个突出的问题,大健康产业生存空间就会广阔。

国家发展需要人来建设,人的健康与否也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五、新能源趋势分析?

积极推进电价改革。与传统的火电相比,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价格相同,则大多数用户会首先选择火电,久而久之,新能源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便会遭受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应大力改革电价,如果用户购买新能源电力,可以实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广用户和企业大力使用新能源。

新能源项目补贴滞后也是影响新能源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改革迫在眉睫。

六、未来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将来汽油车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会逐渐普及。汽油车对能源的消耗主要是石化资源,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退出历史舞台将不可避免。

新能源中,锂电,镍氢,氢能将会越来越普及。

七、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非常好。目前,随着各国对生态环保的重视,都在积极和大力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氢能源和电动轿车方面都加大研发力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后我故意将加强氢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开发力度。

八、混动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还有一段时间普及和使用,以后估计都是电动车天下了。

九、中外新能源汽车特点及分析?

一、与汽车强国相比,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在财力强力支持,这个特点更为突出

①中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最高领导人号召,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中国七大战略性产业中的地位尤为突出。

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相对比较健全,更为系统。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同时补贴新能源车辆生产成本差价,在购置税上减免,在新能源公交车运营上予以补贴,还有设置了新能源车辆专门的车牌,在道路通行权予以优先等。这样多的支持政策,是其他国家没有的。

③在众多正面政策的鼓励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一年一个大台阶。2016年50万辆、2017年80万辆、2018年将超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③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之际,中国政府又在开始研究新的鼓励政策,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方向发展,中国政府发布的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划,就是具体的体现。

具备以上特点的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模式,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强国潜心研究的样本。

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与其他汽车强国是不同的

①美系车企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发展纯电动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

②日韩系车企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

③德系车企技术路线主要是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

④中国车企以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兼顾燃料电池汽车路线。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路线最后被明确下来,也是经过了不断摸索、探讨的过程。中国不是汽车强国,必须向汽车强国学习。但是如何学习?当初主张较多,向日本学,以混动技术为突破口;向美国学,以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为落脚点;向德国学,以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

中国人用自己哲学指导自己实践,都学,都不学,最后形成自己特色的技术路线:

①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突破口,在公交车辆上发力,取得世界上第一的深圳公交全部实现纯电动化的成绩,取得了世界上第一的武汉(BRT)18米公交车全部电动化的成绩;在A00级乘用车上规模产业化的基础上,取得世界上第一的太原出租车全部实现纯电动化的成绩。

②以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为追赶目标,接纳了纯电动汽车技术与燃油汽车技术的优点。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的发展,也实现了批量生产,在技术上也取得同样好的成绩。

③兼顾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即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必须要发展。但是如何发展呢?中国人在探索的路上是巩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与纯电动汽车并行发展?还是替代、颠覆纯电动汽车模式?

三、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为什么要与其他汽车强国不同呢?

①中国发展汽车产业历程已经几十年了,有了不少教训,交了不少学费,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

②燃油汽车高端技术门槛已经很高了,许多技术已经由先进国家牢牢控制了,中国一直在跟踪,但是却无法超越。

③纯电动汽车技术门槛对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燃料汽车发达的国家与中国相比,也没有先发优势。但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化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比如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比较完整,而如今欧洲也没有一家批量生产动力电池的工厂。

④纯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线上,总体而言,燃油技术占统治地位,电动技术是辅助的。中国政府彻底放弃混合动力的技术路线,推行的是插电式(或增程式)技术路线,与纯电动驱动技术路线在方向上保持一致。

⑤燃油车电动化是基本趋势。说明了燃油车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尽管燃油车在相当长的长时间依然是主力车辆,尤其是货运卡车,但是其被有序替代是一个客观趋势。

⑥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级战略选择与定位,不是权宜之计,自然要求站得高,看得远。

一句话,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必须有别其他国家,要超越,必须要在发展的技术路线上,有具体的体现。

三、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与石油枯竭有直接关系吗?

当初,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一个理由,被重复多次的提起,即世界上石油不够用了,说的是最多还用40年。但是快过去20年了,世界石油会很快会枯竭的说法,慢慢消停了。后来在世界级自然科学杂志上,有文章说,伊拉克的石油是内生的,即原油抽出地球表面来以后,地深层的石油会自动“长”出来,好比“野火烧不尽,春风催又生”。当然“石油要枯竭”是专家说的,伊拉克的石油会自动“长”出来”也是专家说的。

当初,还有一个理由,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温室气候”有关,即世界平均气温在慢慢上升,主要是与汽车排碳有关。但特朗普当了美国总统,美国却退出了有关碳排放的国际组织了。美国是汽车强国,称自己是最负责任的国家,也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最先进的国家。

以上实例说明,美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与“石油不够用”和“温室气候”即使有关,不是必要的理由,当然也不是充分理由。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汽车发达国家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不能落后。中国近代历史告诉中国人,“落后要挨打”。中国选择了一条不与其他汽车强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不同的技术路线,一是中国汽车产业要摆摊“落后”局面,二是中国要实现汽车强国的目标。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82万辆,同比增长58.7%,其中:

①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56万台,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售45万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累计销售11万台。这个领域纯电动车辆与插电车辆相比,4.5:1.1辆。

②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共计销售15.2万台,同比增长279.39%。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各细分市场中,城市配送车共销售14.8万台。市政环卫车和其他作业车占比相当,销量都在1800以上。这个领域全部是纯电动。

③大客车(基本上是纯电动公交车和通勤车)为10万辆左右。这个领域的公交车和通勤车全部是纯电动。

(注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1日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4%。统计口径不同,报告的数据有差异。)

2)在动力电池配套企业数量方面,2017年企业数量为83家。动力电池全年达374亿瓦时,同比增3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1日发布的数据,2017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配套量达到370.6亿WH,其中,乘用车配套量139.8亿Wh,占比37.72%;客车配套量145.7亿Wh,占比39.31%;专用车配套量85.1亿Wh,占比22.95%。锂离子电池配套量369亿Wh,占配套量的99.56%。其中,三元:165.6亿WH,占锂离子电池配套量的44.87%;磷酸铁锂:180.7亿Wh,占比48.96%;锰酸锂:15.4亿Wh,占比4.17%;钛酸锂:7.4亿Wh,占比2%。2017年我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应用市场。

新能源整车规模代表产业链的综合水平,年产能82万辆,同比增长58.7%。又是世界第一是水平。动力电池全年达374亿瓦时,同比增33%,代表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这一关键技术,完成可以支持中国纯电动汽车技术往前推进下去。

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汽车业的共同目标。不同国家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愿景是不同的,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愿景是“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不同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也是不同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同样体现在发展技术路线上的不同。

①公交车与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特别是纯电公交车和2016年相比下降了36%。市场上公交车总体需求下降了,纯电公交车下降幅度更高。其原因:

(i)公交车电动化是总的趋势。这里说的公交车动力技术变化趋势。交通部负责人在2018年1月2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8)上提出了2020年新能源公交车比例有来的30%调整到60%。

(ii)但是城市内的地铁、城市之间城铁,500公里长途的高铁的发展迅速,客车需求量基本没有增量可言了。这里说的公交车是市场变化趋势。

(iii)以武汉市为例,地铁的发展,对城市的发展贡献,不是公交车可以相提并论的。这里说的公交车在城市交通结构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公交车发展趋势:加速电动化速度,一是广度,二是深度。在电动公交车的基础上,必须推进智能驾驶技术,已经大势所趋,刻不容缓了。

②电动乘用车(SUV)在2020年以前是增长性的车型。如2017年东风公司推出的SUV一次持续里程350公里,替代目前燃油车出租车没有问题;2017年,纯电动乘用车下朝多样化、品质化以及共享化的纵深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③电动轻卡(车厢长4.2)必将成为这个城市配送市场领域的主力车,已经基本清晰。比如东风公司推出的持续280公里以上电动轻卡(车厢长4.2)被市场普遍看好。

④东风公司原来规划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年销量要实现36万辆(含乘用车、卡车)占全国200万辆规划的18%。2017年东风公司产销量位居第二,上汽居第一。到了2020年上汽、东风、一汽、长安4家新能源汽车合计不会少160万辆。

⑤电动微面在目前城市配送车市场上是大家普遍认可的车型,普遍具有有持续200公里能力,将是2018年交通部启动绿色物流示范工程必备的车型。

⑥动力电池配套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已经是并驾齐驱,其合计占比达到90%以上,后续发展是高镍三元锂电池占比越来越高,高镍三元锂电300Kw/Kg,已经实现装车。

⑦动力电池比能量提升成绩可观,从2008年80Kw/Kg到2017年300Kw/Kg,成本下降幅度与预想基本吻合。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财政予以补贴的做法,与国际上是接轨的,补贴的主要对象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比能量提升了,其成本下降是必然的。

十、新能源前景分析?

新能源前景很好

新能源是未来的大趋势,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新能源是长期的优质赛道,锂电池新能源车炒得老高了,一直被遗忘的氢能源车必将被市场后知后觉,专业生产氢能源发动机的细分赛道龙头必将被市场发掘出来,会形成新的产业链条,有利于摆脱石油的依赖,就有利于摆脱美国的能源垄断,对国家能源科技军事政治经济安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