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分析

东吴之子?(东吴行业轮动580003天天基金)

时间:2023-04-08 06:57:36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一、东吴之子?

孙权一生共育有七个儿子和两个养子(凌统之子凌烈和凌封)。

1.长子孙登为孙权所爱,孙权在称帝后就立孙登为皇太子。并选取优秀的士人为孙登侍讲诗书,为孙登娉娶周瑜之女为太子妃。孙登成年后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凡事都先咨询,然后方才施行。然而天不假年,赤乌四年(241年)五月,时年仅三十三岁的孙登病死。孙权获悉惊讶悲惋,悲痛不能抑制,一谈到太子就伤心流涕,谥孙登为宣太子。诏书提到:“国丧明嫡,百姓何福!”

2.次子孙虑,字子智,生母不详,自幼聪慧,多才多艺,遵奉法度,恭侍师友,深得孙权器重喜爱。黄武七年(228年),封建昌侯。后任镇军大将军,驻守半州。嘉禾元年(232年),孙虑去世,时年二十岁。

3.三子孙和,字子孝,原太子孙登去世后被立为太子,孙和小时候聪慧伶俐,特别受孙权钟爱,常常令其跟随在身边,衣服礼秩珍玩之类的赏赐,其他皇子不能与他相比。史载“帝尤爱幸”,是孙权最宠爱的儿子。孙和爱好文学,擅长骑射,礼贤下士,尊敬老师,颇为人们所赞誉。孙和被立为太子后,鲁王孙霸不服孙和被立为太子,之后和全公主纠集党羽陷害太子及其支持者,天天在孙权面前谗毁。孙权犹豫了好几年,后来终于将孙和软禁并废黜太子之位,后改封南阳王。建兴二年(253年),因有传言诸葛恪要迎立孙和为帝,孙和被权臣孙峻收缴王玺绶并赐死(或毒死),时年仅29岁。孙和长子孙皓即位后追谥父孙和为文皇帝。

4.四子孙霸,字子威,孙和之弟,受封为鲁王。后来与太子孙和之间争夺谪位,孙霸与全公主纠集党羽陷害太子及其支持者,导致大批人才受到迫害,造成朝野动乱,史称“二宫之争”。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秋,孙霸终因图谋危害太子而被赐死,其党羽全寄等皆被诛杀。

5.五子孙奋,字子扬,母仲姬,初封齐王,因擅杀封国属官、多次越法行事而被废为庶人,后改封章安侯。吴末帝孙皓在位时,以孙奋阴谋自立为由,将孙奋和他的五个儿子全部诛死,并取消他的封爵。

6.六子孙休,即吴景帝,字子烈,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在位六年。初封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权臣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吴主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改元永安。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诛除孙綝,促进了东吴的繁荣。永安七年(264年)七月驾崩,年仅三十岁。

7.七子孙亮,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在位六年。母潘皇后,吴大帝孙权第七子,史称会稽王、吴少帝、吴废帝。建兴元年(252年)十岁时登基为帝,太平二年(257年)亲政,后因谋除权臣孙綝事泄而被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再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仅18岁。

二、东吴猛将?

1、太史慈

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太史慈是三国时期东吴实至名归的第一大将,太史慈除了武功高强之外,箭术也十分的出神入化,在三国中绝对是前五的存在。原为刘繇[yáo]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

2、甘宁

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甘宁虽然武力值不如太史慈,但在谋略方面却比太史慈更胜一筹,所以甘宁在东吴的地位比太史慈还高。甘宁很有韬略,既能统领骑兵,又擅长水战,是全能型将领。其单挑实力也是江东一绝,冲阵能力简直是东吴版的赵云。

3、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很多人都说周泰是东吴版的典韦,因为二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自己的主公忠心耿耿。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吴将朱然、徐盛等因此对其拜服。

4、凌统

从凌统开始,东吴将领开始到达一流猛将的水准。凌统与张辽大战了50回合,但此时东吴鸣金,想来是担心凌统有失。由此可见,凌统的武力不及张辽,支撑50回合时已经隐隐约约显露出一丝败像。

5、程普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程普是东吴的老将,历经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斩华雄、破吕布,又助孙策平定江东。程普和周瑜曾是孙权最器重的人。

6、黄盖

提到黄盖,很多人都会想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黄盖也算是东吴的老将之一,子阿东吴的诸将中,除了程普,就算黄盖的资历最老。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

7、韩当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韩当勇猛善战,曾经三十回合斩杀了张虎,一回合就杀死了焦触。也曾经与周泰二人合力,三十回合战平许褚。

8、蒋钦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汉末东吴名将。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当孙策脱离袁术,到江东去自立时,蒋钦就来投奔了。蒋钦是从一而终地服侍吴主。蒋钦擅长箭术,曾经一箭射死过陈横。

9、陈武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

10、丁奉

丁奉是东吴的四朝元老,辅佐了从孙权到孙皓四代君主。一开始是甘宁、潘璋等人的手下小将,后来凭借战场上的骁勇表现,一路升迁。尤其被人传颂的事迹是“雪中奋短兵”,丁奉率三千部下,脱去盔甲,扔掉长枪,手持断刃,直冲魏军营寨,斩杀魏兵无数。

三、东吴定都?

东吴其他含义

三国时期的孙氏政权

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我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四、东吴官名?

东吴的官职:吴国(222—280)是中国三国时期由孙权建立的政权,亦称孙吴、东吴。是在三国之中水军最强的一国,占领扬州(古代)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

  东吴中央官制

  东吴的中央官制与曹魏、蜀汉相仿。东吴置丞相,名义上也是百官之长,但实际效能是仅仅管理例行政务,往往不参与重大政务的决策。东吴丞相设置于宝鼎元年(266年),一度分置为左丞相和右丞相。丞相属官有军师、长史、掾等。

  东吴的三公废置不常,除授因人而异。建衡三年(271年)置太尉。宝鼎三年(268年)以丁固为司徒,以孟仁为司空。孙休废司空改置左右御史大夫,至孙皓登位,复置司空。东吴三公的特点是太尉不领军、司徒与丞相并置而不治民、司空不视土木事。这个特点可以说是后世以三公为虚衔的开端。

  东吴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等内朝将军,这些将军外则领军,内则领政,是事实上的宰相。黄武七年(228年)置大司马。赤乌九年(346年)分置左、右大司马,并置上大将军、大将军。黄龙元年(229年)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诸葛瑾为大将军。《通典·职官》载:“至吴景帝(孙休)为大将军,亦受非常之任,”

  《三国会要·职官》云:“吴初亦六卿,孙休永安二年(259年),始备九卿”。可知东吴前期无九卿。

  孙权初置奉常,黄武四年(225年)改太常,太常置博士。东吴初置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有三署中郎将、领三署郎,还有羽林督,绕帐督、帐下右部督,皆领卫兵。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少府诸卿建置均与曹魏、蜀汉同。东吴在屯田各郡置典农都尉,统辖属县,职如太守。典农都尉掌管军粮,不属于大司农。这不同于曹魏制度。孙权初年设左节度,专掌军粮会计。

  宫官有大长秋,设置略如曹魏制。又有太子太傅、少傅。黄龙元年(229年)置左辅、右弼、辅正、翼正等都尉,为太子四友。又有太子宾客及率更令、中庶子、庶子、辅义都尉、右部督等。

  门下官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散骑侍郎等设置略与曹魏同,但地位不甚重要。

  尚书分选曹、户曹、左曹、贼曹等四曹,可见东吴尚书职任较曹魏为轻。

  中书监设中书令、仆射、丞、郎、令史等。

  御史台设御史中丞,督军粮御史及监农御史,又置中执法,左右执法各一人。在殿中察举违法行为,也称侍御史。

  武职官有领军将军;左领军、右领军;中护军、左护军、右护军;中典军、左典军、右典军。又中垒将军掌宿卫兵。有抚军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无征东将军;有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无平东将军。

  东吴地方官制

  东吴有扬、荆、交、广四州。黄龙元年(229年)与蜀约分天下,以曹魏境豫、青、徐、幽四州分与东吴,置刺史遥领之。州属官见于文献记载的,仅有部郡从事、师友从事、大中正。

  郡设太守、都尉,所属有功曹掾、门下书佐、门下循行等。县以下制度略如东汉。东吴爵禄制度也不发达,唯置王、侯二等爵,无禄。

五、东吴公主?

是全公主孙鲁班,朱公主孙鲁育。

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公主,吴大帝孙权长女,母步皇后,朱公主胞姐,会稽王孙亮异母姐。

孙鲁育(?-255年),字小虎,吴大帝和步皇后的幼女。吴景帝的姐姐兼岳母。

与胞姐全公主被称为“大主”相对,被称作“小公主”。

六、东吴君主?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被曹操表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又得张昭、周瑜等委心服事,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征讨反抗势力。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有荆州,挥兵南下。议者多劝迎操,惟周瑜、鲁肃坚决主战,遂与刘备联军大破操军于赤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黄龙二年(230年),所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今台湾)。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于神凤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葬于蒋陵。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在位),吴大帝孙权的儿子,母为潘皇后。

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帝,时年十岁。太平二年(257年),正式亲政,时年十五岁。太平三年(258年),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

永安三年(260年),贬为侯官侯,途中去世,年仅十八岁。

孙休(235年-264年9月3日),字子烈,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三位皇帝(258年11月30日–264年9月3日)。

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

孙皓(242年~284年),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东吴末代皇帝(264年~280年5月1日)。

天纪四年(280年),东吴被西晋攻灭。孙皓投降后,被封为归命侯。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

七、东吴人口?

吴国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孙吴是三国里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全盛疆域包括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人口550万。

八、东吴派系?

东吴内部派系:

1、创业派;

主要是孙坚的老部下,跟着孙坚一路拼杀过来的,大多出身与孙坚一样不是什么大族出身。代表人物有:程普、黄盖、吴景、韩当、朱治。在孙权掌权后形成东吴内部的一股势力。

2、公子派;

主要是孙策的合作者,这些人出身名望极高,大多是地方士族大家出身,代表人物有:周瑜,鲁肃。孙权掌权时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3、本土派

也就是江东本土豪门的顾、张、陆、朱四大家族代表人物:张昭、顾雍、陆逊、朱桓。

孙权,字仲谋,真的三国时期几个君主中。老孙家的成分是最复杂,只要有一点不慎可能就废了,但是孙权十八岁上位后,到七十二岁,五十四年制衡各大势力,真的很有谋。

九、东吴重臣?

东吴大臣的名单,周瑜,鲁肃,吕蒙正,乔玄,等等,都是东吴的名臣

十、东吴特产?

古代东吴主要就是现在的苏州。那么苏州的特产有:苏绣、苏州桥酒、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三白(白鱼、银鱼和白虾)、阳澄湖大闸蟹等。

苏州,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

苏州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特产有苏绣、苏州桥酒、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三白(白鱼、银鱼和白虾)、阳澄湖大闸蟹等。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