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分析

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分析(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时间:2023-06-04 22:31:03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一、2025年汽车发展趋势?

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或可有增长6%,后来乘联会又进一步地预测乘用车零售将有8%的增长,刚刚2月1日的IHS Markit Automotive 也预测2021年将有6%的增长 。但目前市场预测由于芯片的短缺,全球汽车将减产450万辆。也有报道中国汽车芯片短缺现象或可长达十年之久。由此可见,汽车芯片短缺将对汽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2025年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从去年开始新能源赛道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全球对于未来的碳减排和碳中和共识的达成。”

“一是在去年,不仅仅是中国会做到这一点,欧洲美国也在向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上迈出目标。二是行业从以前的政策驱动变成了现在的消费品驱动,这两个特点的变化带来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拐点。”

“最开始大家只给15%的渗透率意味着全球是15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我认为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量会有比较大的跃升……这个空间肯定是万亿级别以上市场空间。”

“光伏作为非常有潜力的未来发电环节,它一定会在今年开始进入新的增长赛道,基本上可以看到2025年全球新增的光伏需求会达到400亿g瓦以上,2030超过1000g瓦。在今年全球只有160g瓦,所以25%以上的复合增速基本上是可以看到的。”

“我国光伏的制造业是全球独一无二的能力,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超越,而且这种优势还会持续保持。”

“从投资方向来看,我认为有几个方向,例如像硅片、电池片组件的整个环节,主要的一些龙头公司。第二个,以逆变器为代表的公司。第三,类似于光伏的一些辅材,像EVA胶膜、EVA粒子、玻璃这些环节。另外像一些比较细分的光伏设备、户用光伏、硅料等环节。”

8月5日,长江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邬博华在与平安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黄维对话中,就新能源作出了上述分析和判断。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微信ID:tuo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新能源赛道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从去年开始新能源赛道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无论是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还是以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此变化主要来自于全球对于未来的碳减排和碳中和共识的达成。

去年国家领导人提出要在2030年做到碳达峰,2060年做到碳中和。

此目标需要我们在能源结构里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由于二氧化碳在发电端的排放量是比较大的,我们在这一端就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光伏、风电能源去替代,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汽车端我们用清洁的锂电,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减少汽车尾气二氧化碳的排放。那么在发电端和用电端两个领域发生变化,就会对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好的支持。

那么2030年和2060年这样一个拐点形成,让我们对未来更加坚定,也就决定了未来中长期的空间。

两大转变带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拐点

过去大家对于新能源仅认为是国家的政策驱动,或者说只是短期的行业变化,不足以支撑未来大发展空间。

但是在去年,不仅仅是中国会做到这一点,欧洲美国也在向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上迈出目标。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其具备两个特点。在2013年中国率先在全球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很多政策、给予很多的补贴。这是由中国来驱动的,所以说从13年到现在,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是非常快的。

但是 19年开始欧美也出台了非常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美国总统拜登提出到2030年把新能源汽车的比例提高到50%。

除了中国之外,中欧美一起来推动这个行业往前走,我相信这个空间就会更大且更加的稳定,从单一的中国驱动变成全球驱动,这是第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从去年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结构来看,19年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数据比例在50%左右,但从去年开始这个数据已经提高到70%以上,同时在今年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作为政策支持的产物,它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非常主流的选择品类,这个来源于我们整个技术的进步,也来源于很多适合消费者选择的车企。

所以此行业从以前的政策驱动变成了现在的消费品驱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成为非常良性的产业发展趋势。这两个特点的变化带来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拐点。

以中国为代表,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新能源汽车全球的产销量是超预期的。在去年年底我们预测今年中国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概在180万辆到200万辆。但是经过今年上半年不断的上调,现在国内的目标达到270万辆以上的水平,与此同时海外也是超预期的。

如此来看,短期的拐点非常明显,中长期的趋势又非常确定。

我们展望一下在全球去看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最开始大家只给15%的渗透率意味着全球是15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我认为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量会有比较大的跃升,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这个目标有比较大的调整,将这样低渗透率的消费品走向全面普及的增速过程是难以估量的。

那么这个空间肯定是万亿级别以上市场空间,未来汽车领域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一定是产业升级非常重要的方向。

光伏会有25%以上复合增速

第二个,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在今年的拐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今年开始国内的光伏项目都不需要补贴,会进入完全自主平价的阶段。中国可以不需要补贴来支持光伏发电的发展,它会有较不错的收益。如果中国都能做到这样平价的阶段,那么海外其他的国家,因为自身电费较高也就很早的进入到平价阶段。

第二,以前由欧洲、中国、美国、日本驱动市场,现在开始向全球扩散,所以说现在超过g瓦级别的装机的国家,从今年开始已经超过了20多个,这样的潜力将会更大、稳定度也会更高,向平价化发展、同时向全球发展。

同时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所以我们看到光伏作为非常有潜力的未来发电环节,它一定会在今年开始进入新的增长赛道,基本上可以看到2025年全球新增的光伏需求会达到400亿g瓦以上,2030超过1000g瓦。在今年全球只有160g瓦,所以25%以上的复合增速基本上是可以看到的。

无论是电动车还是光伏, 我认为2021年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拐点,不仅在去年确定了中长期方向,还意味着从今年开始未来的行业增速是可以乐观预计的,那么自然就会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

中国光伏全球优势将持续,看好四大赛道

我国光伏的制造业是全球独一无二的能力,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超越,而且这种优势还会持续保持,所以光伏各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基本上都是中国领先全球的。

从投资方向来看,从领域来区分我认为有几个方向,例如像硅片、电池片组件的整个环节,主要的一些龙头公司。像组建的一体化公司,它可能既有硅片,又有电池片、组件,那么它是比较能代表整个光伏产业链的龙头公司,这是一个赛道。

第二个,以逆变器为代表的公司,具有国内市场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在海外也会不断的去拓展市场空间,来提高它的渗透率,所以这也是一个成长性比较好的一个赛道。

第三,类似于光伏的一些辅材,像EVA胶膜、EVA粒子、玻璃这些环节也会随着整个行业持续的复合增长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另外像一些比较细分的光伏设备、户用光伏、硅料等环节,其具备非常强的全球领先竞争力。

从投资的方案来看,全产业链机会比较好,当然这是得益于整个光伏发电的占比在持续的提高。我们会给光伏行业25以上的复合增速,那么对所有的这种细分环节和配道的环节都是有比较好的机会的。

三、2025新能源车市场分析?

我们展望一下在全球去看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最开始大家只给15%的渗透率意味着全球是15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我认为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量会有比较大的跃升,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这个目标有比较大的调整,将这样低渗透率的消费品走向全面普及的增速过程是难以估量的。

那么这个空间肯定是万亿级别以上市场空间,未来汽车领域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一定是产业升级非常重要的方向。

四、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会越来越好。最终成为主流,替代燃油车,这是历史上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从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形态来看,如火如荼,第2辆车购买的使用者也大多购买新能源汽车。

五、汽车的发展趋势分析?

1、整备质量越来越小

因汽车行驶快,受到的冲击负荷大,为了保证各部件工作可靠、不损坏,各零部件都选搀一定尺寸和品质的钢材,所以一般汽车的共同缺点是整备质量太大。在20世纪30—40年代,大多数汽车的载重量和整备质量的比值为1左右。这就是说,载质量2t的汽车,自身的整备质量也大约2t。这个比值叫做汽车质量利用系数。老解放牌汽车,载质量4t,整备质量3.9t,质量利用系数接近1。这种汽车跑起来,发动机的动力有相当一部分消耗在车辆自身。

多年来,为了减轻汽车整备质量,提高运输效率、节省燃料,人们想了很多办法。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公路的改善、汽车结构的改进、材料性能的提高和新材料的使用,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逐渐提高,70年代比40年代提高了70%左右。现代汽车越来越多地使用轻合金材料,总的发展趋势是将铸铁件用铝制品代替。除铝制件外,汽车用镁合金制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原因是镁比铝更轻。

减轻汽车整备质量的另一个途径,是扩大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新型塑料刚度大、耐磨型好、使用寿命长,而密度只有钢铁的1/8-1/4。汽车上的油箱、风扇、空气滤清器壳、蓄电池等不少零件都可以使用塑料来制造。据报道,美国已实验成功用耐热塑料制造的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比传统金属发动机大约轻50%。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已研制出车身和车架采用新型增强塑料制造的全塑汽车。

2、大型化和小型化

汽车的用途虽然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仍是承担运输任务。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需要的货运量越来越多,给汽车运输提出了载质量大、速度快的要求。因此,汽车的吨位越来越大。在20世纪30—40年代,主要的运输车辆是载质量2—4t的汽车,50年代货运的主力是5t汽车,60年代主要货运汽车已经是8t的了,70年代以后则是10-122t。据调查,载重11t的汽车与载重6t的汽车相比,运输成本降低30%。

随着露天采矿、大型水电工程、土建工程和港口工程的需要,重型汽车发展很快,产量和吨位越来越大,目前最大的已达450t。随着街道工厂、小型企业、商业网点的增多和家用汽车的需要,日、美等国近年来生产了不少小型化的汽车,即2t以下的汽车,这类汽车由于体积小、质量轻、耗油省、价格低、小巧灵活和便于操作而深受欢迎。

3、大功率和高速度

目前,汽车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增大发动机的功率,提高行驶速度。要提高车速,就必须首先增大发动机的功率。总质量一定的汽车,发动机的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能就越好,加速性能、爬坡能力就强,最高车速就越大。近年来,考虑到汽车安全、空气污染和节省燃料等因素,各国对车速都有一定的限制。

六、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3日对此予以解读。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辛国斌表示,如果汽车年销售总量是2500万辆,20%则是500万辆,“这是个很大的数目”。

辛国斌说,该目标的制定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绿色发展的角度。不少国家提出了力度非常大的车辆电动化目标,挪威提出到2025年新车销售百分之百电动化,英国也提出2030年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要达到50%以上。

二是产业发展的角度。行业专家预测,2025年左右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跟传统燃油汽车的成本大概能够持平。辛国斌表示,这有一定难度,综合考虑产品的供给能力、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以及市场需求空间等因素,提出了20%的引导性目标。

七、新能源电池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新能源电池行业前景光明,市场空间巨大,一般来说,一辆新源汽车的电池占了整车成本的40%,所以说,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市场空间巨大。但要注意的是新技术的创新,推进与应用,如固态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路径演化。一句话总结就是:技术为王。

八、2022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另据乘联会发布的报告,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市场渗透率为20.8%。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增长的市场需求与部分原材料产能扩张受限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将在未来3年至5年内成为汽车电动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历经十多年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成熟度逐渐提高,行业进入由政策向市场驱动的换挡期。《规划》提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的发展愿景,

九、农村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

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十、印度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个人比较看好印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主要因为,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印度也是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国内需求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会不断增加的!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