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分析

如何应对项目融资的风险?

时间:2024-02-20 11:58:48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在项目融资过程中,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是项目能否安全完成的关键所在。

一、项目融资风险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别

(一)市场风险

1、政策风险

因国家宏观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等)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风险。

2、经济周期风险

随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变化,市场的收益水平也呈周期性变化。同时,经济周期影响资金市场的走势,给本计划的投资带来一定的风险。

3、购买力风险

融资项目的利润将主要通过现金形式来分配,而现金可能因为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导致购买力下降,从而使实际收益下降。

(二)管理风险

融资项目的操作载体(如投资公司、信托、银行、资管机构等)存在未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投资合同等文件的约定履行其管理义务和管理责任的风险,或者因其管理能力不足、出现道德风险,将对融资项目的资金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一方面,融资项目的投资标的物如果是在建企业、生产线投入、新建房产、大型设备等缺乏流动性的资产,那在变现能力和速度上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其次,如果投资是通过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金融载体进行,那么也存在计划财产不能迅速转变成现金,或者变现为现金时使资金净值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投资运作和收益水平。

(四)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融资项目交易对手出现违约、拒绝支付到期收益等行为,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和收益减少。

(五)操作或技术风险

融资项目相关当事人在业务各环节操作过程中,因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或者人为因素造成操作失误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引致的风险,例如,越权违规交易、会计部门欺诈、交易错误、IT系统故障等风险。

(七)其他风险

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现,将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可能导致财产的损失。金融市场危机、行业竞争等超出资产管理人自身直接控制能力之外的风险,可能导致利益受损。

二、应对风险的相应措施

(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控体系

从意识根源上牢固树立风险防范理念,建立贯穿于融资项目始终的投前、投中、投后风险管理方法和制度。

(二)控制融资项目的投前决策风险

对项目所处的行业特点、政策环境、与经济周期的匹配度、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和预判。之后,对标的交易对手进行尽职调查,详细评估交易对手的信用情况、财务状况、还款能力、管理水平等指标。同时,对标的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和实地调研,从而做出科学决策,降低决策风险。

(三)采取具体的风险保障措施,做好投前控制

在融资项目操作中,通常会在放款前完成股权质押、实际控制人个人连带担保、第三方提供额外信用担保、土地或其他实物财产抵押、股票质押等具体风控措施,以增加投资的安全性。

(四)持续投后监控,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

完成投资后,需要对交易对手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信用情况变动以及具体项目运作情况实时了解和掌控;同时对于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也要时刻注意。投后风险控制可以及早发现风险,并针对各种变化适时做出反应,从而减少损失。

(五)风险处置

如果风险事件的发生已经无可避免,应及时风险处置应对手段,采取追加投资、抵质押资产变现、向担保方追索、司法手段等措施,挽回或减少风险损失。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