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分析

书法老师专业术语 书法老师专业术语怎么说

时间:2023-06-26 15:26:59 来源: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一、书法老师的专业术语?

书法,是书写的技巧和方法。书法,不是单纯的写字。汉字只是其载体,就像人的身体虽有五官和四肢,但是面貌才是识别人与人之间差别的主要所在。书法,就是在有五官和四肢的“身体”上,有自己的模样。

2 法 书

法书,顾名思义有法度的书法作品。法度归根结底属于经验的总结,大家普遍认为是美的规律就是“法”。

3 翰 墨

翰墨,也不过就是书法的别称。“翰”原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章、书信等。再后来就把它与“墨”合二为一,特指书法。

4 金 石

这个名词很简单,无非就是“金”、“石”。分别解释,“金”就是古代的青铜礼器,“石”就是碑、墓志、摩崖等石质的书写载体。写刻、浇铸在青铜器或摩崖、墓碑等上面的文字就是金石书法。

5 真 迹

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6 墨 迹

墨迹,即用墨书写的手迹。一般指存留下来的书法作品。

7 拓 本

用宣纸和墨或朱砂,将原本刻在青铜或石刻上的书法,以反印的形式摹制出来的拓件叫做拓本。实物最早见于唐代。

8 刻 石

一般特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如《龙门二十品》、《墓志七品》等等。

二、书法评价专业术语?

行云流水,笔酣墨饱,笔走龙蛇,初写黄庭,恰到好处,春蚓秋蛇,剑拔弩张,举例发凡,力透纸背,遒劲有力,一气呵成,诗文酣畅,运笔老辣,用笔精到,运笔沉稳……

三、硬笔书法专业术语?

在书法学习中,有许多精妙的专业术语,例如“一波三折”、“曲中见直”等,都非常生动得刻画出了书法的精要所在。了解和掌握了常用的书法术语的含义,可以更好得理解书法。

四、评论书法的专业术语有哪些?

1    书 法

书法,不是单纯的写字。汉字只是其载体,就像人的身体虽有五官和四肢,但是面貌才是识别人与人之间差别的主要所在。书法,就是在有五官和四肢的“身体”上,有自己的模样。

2    法 书

法书,顾名思义有法度的书法作品。法度归根结底属于经验的总结,大家普遍认为是美的规律就是“法”。

3    翰 墨

翰墨,也不过就是书法的别称。“翰”原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章、书信等。再后来就把它与“墨”合二为一,特指书法。

4    金 石

这个名词很简单,无非就是“金”、“石”。分别解释,“金”就是古代的青铜礼器,“石”就是碑、墓志、摩崖等石质的书写载体。写刻、浇铸在青铜器或摩崖、墓碑等上面的文字就是金石书法。

5    真 迹

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6    墨 迹

墨迹,即用墨书写的手迹。一般指存留下来的书法作品。

7    拓 本

用宣纸和墨或朱砂,将原本刻在青铜或石刻上的书法,以反印的形式摹制出来的拓件叫做拓本。实物最早见于唐代。

8    刻 石

一般特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如《龙门二十品》、《墓志七品》等等。

9    碑

汉代之前是很少有个人的墓碑。大部分的碑都用来歌功颂德记录和传承某些重大事情。后来在魏晋时期开始将墓志的形式转变成为地上立碑写传记。

10    碣

刻石中的一类形制。《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如今存之石鼓文,镌刻于鼓形圆石上,内容为歌咏秦国君主游猎之事,故也称“猎碣”。

11    碑 额

墓碑的”前额“叫碑额。

12    篆 额

篆额,就是用篆书写的碑额呗!

13    篆 盖

从隋唐开始,埋在地下的墓志通常有石盖,用篆书来装饰石盖并起到记录的作用,便是篆盖。

14    碑 阴

一块墓碑的正面叫”碑阳“,背面就叫做”碑阴“。

15    碑 版

泛指碑志之属。《碑版广例》:“开元二十五年羊愉撰景贤大师身塔记,末有碑版所详,不复多载语,后魏昌冯王新庙碑,有碑版湮灭语;后人碑版名称,殆自此始。参见“碑学”。

16    碑 学

亦称“碑版学”。研究考订碑刻起源、体制及新旧异同等学问。指清代阮元、包世臣提倡北碑后,学书崇尚碑刻风气大盛,遂有北派碑学、南派帖学之分。

17    勒 石

碑刻术语。指将法书钩摹本背面加朱复印到石面上的工序。唐代碑刻上常有专款记载勒石者,如《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碑末有“诸葛神力勒石”字样。

18    朱 背

亦称“背朱”。即“勒石”。

19    摩 崖

摩崖,是古代保留书法作品和书写内容的重要方式。就是在山崖的山体合适的石块上写刻出来的内容。

20    剥 蚀

不管是纸张寖坏,还是青铜金文被铜锈腐蚀,还是摩崖石刻风化,都可称作剥蚀。

21    法 帖

法帖和法书差不多。只是法帖主要指古代名人的墨迹和摹刻在石(或木)版上的法书(包括它的拓本)。比如:《淳化阁帖》、《大观帖》、《三希堂法帖》。

22    帖 学

①损崇尚魏晋以下,如钟繇、王义之、颜真卿等书风体系的学派。以区别于碑学。② 指研究考订法帖源流、版本优劣、字迹真伪的一种学问。盛行于清代。

23    南 帖

碑帖术语。清代阮元分书法为南北两派,以南朝碑碣绝少,而多为启牍之帖,故名。参见“南北派”。

24    书 丹

碑刻术语。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隶释》:“《石经》,蔡邕书丹,使工镌刻。”南宋姜夔《续书谱》:“笔得墨则瘦,得朱则肥。故书丹尤以瘦力奇,而圆熟美润常有余,燥劲老古常不足,朱使然也。”后泛称书墓志铭为书丹。

25    临 摹

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临”;以薄纸蒙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或称“影书”。小学生习字,用描红本子,也属摹。《丹铅总录》引岳珂语称:“临摹两法本不同。摹帖如梓人作室,梁栌欀桷,虽具准绳,而缔创既成,气象自有工拙;临帖如双鹄并翔,青犬浮云,浩荡万里,各随所至而息。”南宋美夔《续书谱》称:“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又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临摹之外,尚有“钩”法,用油纸蒙碑帖或真迹上,以极细之笔画将油纸下字迹双钩下来,再用墨填满双钩内空处,称“钩填”。

26    响 拓

碑帖术语。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由于法书墨迹因年代久远,纸色沉暗,字口难辨,故在模制时,须向光照明,以纸覆帖,钧勒其原字笔画,然后再以墨笔填充。响拓亦曰“影书”、“影覆”。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古今石刻辨》记述较详。

27    影 书

见“临摹”、“响拓”。

28    钩 填

书法术语。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以较透明的纸蒙于法书上,先以细笔双钩,后用墨廓填,故称。亦称“双钩廓填”。南宋姜夔(续书谱)谓,“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

29    洗 碑

碑刻术语。古碑因风化剥蚀或人为磨损,后人依据原有旧画加以剔刻,谓之“洗碑”。但碑刻一旦被洗,字画精神难免大逊,如今存西安碑林的颜真卿书《颜家庙碑)即是被洗者。

30    篆 书

字体名。1 泛指汉代隶字以前的古代文字。如小篆、籀文、金文、 甲骨文等。2指春秋战国时通行于秦国的籀文(如石鼓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小篆;汉代的缪篆。如王莽时六书,“三曰篆书,即小篆”。

五、书法启蒙老师排名?

1、启功,2、曹宝麟,3、苏士澍,4、欧阳中石,5、李铎,6、王镛,7、张海,8、吴善璋,9、王学仲,10、刘炳森。

六、贵阳书法老师?

万东桥下。

文化市场,黄旭忠老师,欧体楷书好,

七、书法老师点评作品很好 怎么赞美书法老师?

有古人笔意,用笔用墨自如,章法一气贯通,

八、书法教务老师工作内容?

书法老师的内容:

1.负责学校书法教学、学生作业批改,学生作品收集等工作。

2,根据学校书法课积的要求,进行教学。提高书写技艺及教学质量。

3,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学期教学总结与教学计划。

4,严格依照书法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九、赞书法老师诗词?

时时只见龙蛇走。—— 唐代诗人李白书法名言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 西晋书法家索靖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南朝·宋文学

十、书法比赛感谢老师致辞?

  丹青吐彩歌盛世,翰墨飘香谱华章。在这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季节,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微爱阳江“翰墨写青春”2015年阳江青少年书法大赛系列活动暨“荷花书会”启动仪式。群贤雅集,翰墨飘香。这是我市书法界乃至文化界的一桩盛事。在此,我谨代表阳江日报社,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艺术家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2021 赣州二手商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604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